處理樣本指引嚴謹 出錯罕見

處理樣本指引嚴謹 出錯罕見

【本報訊】東區醫院認為今次切錯病人肺事件,與收集病人樣本或於實驗室處理樣本時,程序出錯有關。香港醫務化驗所總會會長李偉振指,醫護替病人抽取樣本並放入容器時,必須核對病人資料,並貼上標籤;當樣本送抵實驗室,也會逐個病人、逐個樣本進行初步處理。
李解釋,樣本由收集到送抵實驗室做初步處理,涉及多重人手步驟。臨床上替病人抽取樣本前,一般要先核對病人手帶上的資料,並將印有相關資料的標籤貼在容器上,再將樣本放入容器,以防調亂。

或涉人為疏忽

裝有樣本的容器會送到實驗室,實驗室人員處理病人組織樣本時,有嚴謹程序指引,每次只應處理一個病人的樣本。於實驗室內,組織樣本會先被加入化學劑將其封存,以防變壞;組織其後會由儀器切片,再由實驗室人員將片狀組織放上玻璃片上,加入藥水染色,方便病理科醫生用顯微鏡檢查組織。
李偉振認為,如此嚴謹程序指引下,仍然出現病人樣本交叉污染的事故,相當罕見,相信是人為疏忽,醫管局須找出原因,以免再有病人受影響。
■記者陳凱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