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熊市指標 恒指中三項

四熊市指標 恒指中三項

【技術分析】
四大熊市指標,恒指已經中三項!港股今浪跌市最早出現熊市爭論時期,在於6月底大市一度失守牛熊線,及至本月大市由高位累計大瀉超過20%,技術性已經陷入熊市,市場看淡聲音才陸續出現。
計及是次的死亡交叉,大市合共已出現三大熊市訊號,目前唯一爭議點在於,大市目前的低估值是否足以令市況陷入「爆煲」,惟有學者相信現時估值實質「水份」極多。
港股大時代落空後,恒指在6月底首次失守俗稱牛熊線的250日線,其間指數曾於牛熊線上下穿梭,令大市轉熊迷霧重重;及至8月20日,恒指自4月27日高位已挫逾20%,到周二更瀉近三成,符合高位大跌兩成即轉熊的量度指標,而昨日50日線失守250日線出現「終極死亡交叉」,令熊蹤更加明顯。
另一方面,市場認為目前恒指市盈率(PE)只有9倍,相較過往股災前的大市估值動輒逾20至30倍仍有一段大距離,在估值支撐下沒有大冧市的條件。

林本利:港股估值有水份

此外,經濟學者林本利表示,2006年後本港會計制度改變,盈利計及物業重估因素,在過往樓市平穩下影響不大,不過,近年物業資產升值,令PE存在水份,實質現時企業賺錢能力較過往低,恒指高見28588點時PE實際高達20倍,已接近過往股災前的爆煲水平,過往股災大市估值有機會跌到5至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