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 差 - 古德明

落 差 - 古德明

香港長官梁振英不得民心,中共駐港辦公室主任張曉明強辯說:「香港政府的民望,其實遠勝傳播界所述。」二零一三年三月六日《文匯報》新聞標題是:「張曉明談媒體報道與民意有落差。」
什麼叫「落差」?中共《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說:「由於河牀高度的變化所產生的水位的差數,如甲地水面海拔為二十米,乙地為十八米,這一段的落差就是兩米。」這「落差」,譯自英文地理學名詞fall。《牛津簡明英漢雙解詞典》有以下注釋:「a downward difference in height落差(a fall of 3 inches from back to front前後三英寸的落差)。」這個「落差」的意思,一般人不會懂得,但現代漢語人顯然愛其英文出身,逕用來取代「差異」、「差別」等簡單明白的中文詞語。二零一四年五月,臺灣國民黨副主席朱立倫說:「過去幾年,國民黨所為,確實與民意有落差。」
漢朝王充《論衡.氣壽》說周武王、周公的年紀:「周公,武王之弟也,兄弟相差不過十年。」《晉書》卷三十三王祥說,身為三公,不應向晉王司馬昭下拜:「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階而已(三公官階,比晉王只差一等)。」中國人不會說什麼「兄弟年紀落差不過十年」,也不會說「公、王落差,一階而已」之類下流話。
請看以下兩句,就可知道中文和現代漢語相去多遠,或「有多大落差」:「國民黨所為,未孚眾望。」「新聞界報道,與民意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