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六萬抗日英烈被遺忘泰華僑賣屋建碑悼遠征軍

不忍六萬抗日英烈被遺忘
泰華僑賣屋建碑悼遠征軍

【戰後70年】
《蘋果》泰國直擊
【本報訊】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曾派10萬遠征軍遠征緬甸抗日,其中6萬國軍命喪緬北原始森林。70年來,兩岸政府至今無任何地方紀念英烈。多年前,一位名叫梁山橋的泰國華僑在泰國北碧府桂河橋旁,豎起「中國遠征軍烈士紀念碑」和設立「華軍墓」,為6萬英烈招魂,成為海外民間紀念抗戰的另類傳奇。
記者:陳永階 蘇汝卿

由梁山橋一磚一石建成的孤軍墓,墓前掛着紀念條幅。

梁山橋現年67歲,原籍湖北,20多年前到泰國娶妻並定居,早年在中國時曾從事書刊出版發行,算是半個文化人,他的姑丈是抗日遠征軍,所以他對遠征軍略有所聞;定居泰國後又認識多名當年的遠征軍,包括一位叫藍東海的前遠征軍軍官。
「我的故事都是因為他。」梁山橋對記者說,「藍東海當年在遠征軍做參謀,知道很多內幕,他聽說我來泰國前做過出版商,很希望我能幫他出回憶錄,把遠征軍的歷史記錄下來」。
「我答應了他,但因為各種原因書沒寫成藍老就去世了。我很內疚,總想做點甚麼表達歉意。」梁說,泰國北碧有英、澳、美、荷等盟軍戰俘公墓,亦有日本陣亡將士慰靈碑,惟獨沒有中國軍人紀念碑,而為了抗戰,中國遠征軍有幾萬將士在東南亞陣亡,「他們也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紀念碑」。

兩岸遊客肅然起敬

2004年,在北碧府桂河大橋旁空地上,梁山橋建立起高6.4米的紀念碑,四面分別書寫中文「孤軍永垂」、「華軍威立不敗之地」、「中華英烈浩氣長存」及「中國遠征軍功高如天」,碑座刻墓誌銘,簡介遠征軍及建碑緣由。
但沒幾個月,紀念碑突然被當地警方推倒,並告知不能在那裏建碑。「我懷疑是日本勢力在背後搞鬼。」梁山橋說,二戰時泰國與日本是盟友,日裔至今有一定勢力。後來紀念碑的功德箱經常被撬,箱中的捐款不翼而飛,還有泰國人將廁所建在碑旁,都與此有關。
紀念碑被推倒後,剛巧一名華裔澳洲醫生旅遊到此,見狀大悲,傾囊將錢交給梁山橋:「請你無論如何,都要把碑豎起來,中華民族英烈不能倒!」梁大為感動,在一個狂風暴雨之夜將碑運到河對面重新立了起來。
桂河橋旁赫現中國遠征軍紀念碑,令無數中國遊客肅然起敬。有台灣大學生感慨稱,教科書對遠征軍評價很高,沒想到在東南亞根本沒地位。有華人更在碑前下跪叩頭潸然淚下。
梁山橋說,為建遠征軍紀念碑,曾找台灣在曼谷文化專員,對方表示台灣與泰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不便出面。而中國駐泰國大使館一名文化參贊看後感慨萬千,梁希望大使館支持「做大」,對方起初欣然答應,卻一去不返。

妻子勞累過度去世

「我為了遠征軍,把老婆的命都搭進去了」。2008年,梁山橋賣掉原有兩間屋,在桂河橋西北岸買下一塊地,計劃把紀念碑永久放置,並建一個孤軍神廟紀念館。因財力有限,目前只建起一座孤軍墓。墓地外形是一個抗戰時國民黨士兵的頭像,帽沿低壓,恍如剛從戰壕爬出來,兩眼睜大盯着遠方,神情透着悲壯與憂傷,是中國遠征軍命運最典型的表現,「這是一位著名雕塑家設計,我領着老婆和兩個孩子一磚一石建的」。華軍墓建好不久,梁妻因勞累過度去世。「我覺得很對不起她,沒有她我就不能留在泰國;為了紀念中國遠征軍,她同意我把原來屬於她的兩間屋賣了;還陪着我擔驚受怕。」
現在,兒女都長大在外地生活,留下梁山橋一人駐守華軍墓。墓旁小屋陰暗簡陋,牆上掛着孤軍神廟規劃圖,「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把紀念館建成,讓那6萬遠征軍英靈得以告慰。」他說。

中國遠征軍紀念碑藏在桂河橋西岸的樹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