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檢測】
【本報訊】本港接連發現桂花魚和俗稱「細鱗」的斜帶髭鯛,被驗出含禁用的孔雀石綠,《蘋果》於市面購買12款鮮魚、魚肉和鯪魚罐頭樣本,再委託政府認可化驗所進行檢測,證實3個樣本含孔雀石綠,包括來自北角渣華道街市的鯪魚樣本,每公斤魚肉含有7.3微克;來自九龍城街市的鯪魚樣本,亦驗出每公斤含0.6微克。已製成罐頭的御品豆豉鯪魚,亦被驗出每公斤含1微克的孔雀石綠。
記者:陳凱迎 陳沛冰 伍雅謙
根據《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所有本港出售的食物均不能含有孔雀石綠,違例者會被檢控,一經定罪可處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食物安全中心恒常監測有抽驗海產中的孔雀石綠;中心發言人表示,會就本報的化驗結果,進行調查及採取適當跟進行動。
孔雀石綠是一種工業染料,有人用作治理魚類疾病,尤其以用於觀賞魚為多。但動物實驗顯示,此染料會令老鼠肝臟長出腫瘤,另可致貧血和甲狀腺異常,以及影響胎兒成長,內地、歐盟、加拿大和美國都已禁用。
本報於不同街市購買鮮魚樣本,並於超市購買鯪魚肉和鯪魚罐頭樣本,送到政府認可化驗所檢測孔雀石綠含量。結果,除北角渣華道街市聯誠發記水產及九龍城街市德福九記鮮魚枱的鯪魚,以及購自北角城市花園惠康超級市場的御品豆豉鯪魚罐頭,含有孔雀石綠外,其餘樣本均無檢測出孔雀石綠,包括購自魚檔的桂花魚。
德福九記鮮魚枱負責人林小姐表示,已有食環署人員與她聯絡,但拒絕向本報透露鯪魚的來源地;該檔職員則稱,一向從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購買鯪魚,又指魚檔暫不會停售鯪魚,「食少量應該冇事嘅」。
聯誠發記職員鄺先生指,檔口鯪魚來自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來源地是內地。對於檔口鯪魚驗出含孔雀石綠,他大表驚訝,「真係咩?不嬲都喺西環買」。御品豆豉鯪魚的包裝列明是中國製造,代理商華南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至截稿時未有回應。
長期食用恐致癌
醫管局中毒諮詢中心顧問醫生謝萬里表示,上述化驗結果顯示有關魚樣本中含有微量孔雀石綠,雖然要長期持續食用、例如食用數以年計,才會引致患癌,「但始終有機會致癌,(含量)應該越少越好」。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認為,食安中心須加強抽檢入口魚類產品,漁護署則應加強到本地養魚場進行檢測,以確保魚類食品安全。根據政府數字,2012年本港抽驗海產樣本的平均數字為1,200個,但該年單是貝類或有殼水產的進口量已達1.15萬噸。
含孔雀石綠魚樣本化驗結果
資料來源:《蘋果》委託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化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