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村不俗 - 邁克

不村不俗 - 邁克

張愛玲筆下的大笨鐘,李安當然企圖搬上銀幕,款式的確是斗篷,面料也不錯是黑呢,印象中最關鍵的配件卻不起眼,欠缺書裏的土豪色彩,絲毫起不到炫富作用:「淪陷區金子畸形的貴,這麼粗的金鎖鍊價值不貲,用來代替大衣鈕釦,不村不俗,又可以穿在外面招搖過市,因此成為汪政府官太太的制服」。朗芳女士那件貌似啟蒙上海師傅的作品,我老遠就望見領口的黃金鎖,其誇張雖然拍馬趕不上楊凡先生那些光芒四射的襟針,倒肯定是設計的焦點。駱駝色羊毛針織,長度蓋過臀部,中國的闊太恐怕嫌棄,一來顏色不合胃口,「也許還是受重慶的影響,覺得黑大氅最莊嚴大方」,二來她們沒有入屋寬衣習慣,穿件那麼長的外套打十六圈,不但累贅而且又村又俗,裁至及腰或更短合情合理。飾演易太太的陳沖「在自己家裏,沒穿她那件一口鐘」,可惜沒有為藝術犧牲,增磅營造「也仍舊『坐如鐘』,發福了」的視覺效果──又不是《狂牛》裏羅拔狄尼路那類有問鼎奧斯卡份量的角色,要求漂亮的女明星擴充下圍簡直禽獸所為。
我有點懷疑,張愛玲媽媽的衣櫃中,可能有朗芳出品的時裝。從《對照記》搜羅的幾幀相片所見,她的氣質和品味極適合這牌子,三十年代中旅居巴黎,不會沒有參觀過遠近馳名的店鋪──當時她經濟很鬆動,購買高檔時裝毫無問題,更何況本來就「是個清高的人,有錢的時候固然絕口不提錢,即至後來為錢逼迫得很厲害的時候也還把錢看得很輕」,「一九三六年她繞道埃及與東南亞回國」,在郵輪上吃飯跳舞總要穿得光鮮體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