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股市狂瀉不止,市場越益質疑內地駕馭經濟的能力,為環球經濟前景增添憂慮,拖累資產市場昨日哀鴻遍野,環球爆發股災之餘,商品價格續破16年新低,新興市場貨幣亦未止跌。
亞洲區內股市(不計中國)昨日下跌2.5%至近6%不等,當中日股跌4.6%,是兩年來最大跌市,MSCI亞太指數更跌至26個月低位,較今年高位回吐逾20%,技術上步入熊市。追蹤歐洲股市表現的Stoxx指數昨低開約3%,英法德三大股市曾跌5%至近7%。美股上周五急跌530點後,道指昨日早段再跌1089點(6.6%),報15370點,其後跌幅收窄,本港昨晚11時45分,道指跌388點(2.4%),英法德股市跌4.4至5.3%。
人民幣兩周前突然被貶值,意味內地經濟形勢較預期嚴峻,市場更憂慮貨幣戰升溫令新興市場加速走資,催化環球股市大崩圍。
商品價格續破16年新低
彭博社資料,8月11日至今,環球股市已蒸發逾5萬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市值。
由於中國是原材料主要消耗國,市場擔心內地經濟不景及人民幣貶值打擊需求,令原材料供應過剩情況雪上加霜,拖累彭博商品指數昨破16年來新低,其中紐約10月期油價格曾跌至每桶37.75美元,倫敦3個月期銅亦跌至報每公噸4,903美元,同跌至逾6年最低。
匯市方面,市場憂金融動盪加劇新興市場走資壓力,新興市場貨幣指數昨跌至新低,其中馬幣、韓圜分別破17年及5年低位,南非蘭特更跌至新低。
環球金融動盪或會成為美國加息障礙,利率期貨顯示聯儲局9月和今年加息的機會率分別降至28%和55%,拖累美匯指數昨日一度跌至94的2個月低位,歐元升見1.1715美元,套息交易拆倉下,加上避險需求,日圓至116.07兌1美元的7個月高位,是金融海嘯後最大升幅。
■記者莫少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