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精明,再一次示範完美上市時機。
2014年9月阿里巴巴上市,馬雲被問到在美國上市與2007年在香港上市感受的分別,馬雲笑稱,「我不知道有甚麼區別,只是2007年上市,沒想到馬上金融危機來了。」的確沒有甚麼區別,因霎眼間金融危機又殺到了。
上市11個月,阿里股價終無以為繼。遲早跌穿招股價?無懸念吧。不過阿里股價跌、生意放緩,不代表馬雲不滯,他把公司在估值最高位時上市,反顯示出他的精明。
阿里當日集資額高達250億美元,帶挈馬雲身家暴漲,掛牌首日收市價93.89美元,及後一度衝上歷史高位120美元。泡沫爆破前總是美好,但壞消息亦迅速逆襲阿里,令股價踏上沉淪之路。阿里今年首財季業績表現不濟,股價隨後有跌冇升,上周五收報68.18美元。截至撰文之時(即本港時間8月24日),美股尚未開市,但相信阿里勢跌破招股價,再考慮到自去年9月中起生效的一年股份禁售期即將殺到,未來沽壓將如山洪暴發。
阿里上市時,不少人說馬雲是中國人的「驕傲」,賺老外的錢,馬雲自己也不諱言冀「用人家的錢、請人家的人、買人家的企業。」馬雲另一句金句同樣是繞樑三日:「全世界在關注我們是不是堅守我們的信諾,今天我們融到的不是錢,我們融到的是信任。」
原來馬雲當時所說「融到的是信任」,現在回看,才驚覺自己誤解了他的情懷。此「融」非彼「融」,不是說薑茸或周融,而是他早已毫不修飾地預告會「融咗你」。再回看2007年,阿里巴巴B2B業務(1688,已除牌)在香港掛牌上市,翌年發生金融海嘯,當時的「新股王」只消133日便跌破招股價。今次阿里巴巴厚道,過足270幾日才潛水。
今次撈底博反彈的股民,似乎損手了,但也只怪自己欠缺馬雲邏輯。馬雲曾說:「你用25塊錢就想買一個勞力士手錶,這是不可能的,這是你自己太貪了!」筆者純屬虛構奇想,馬雲若然被高追阿里的股民聲討,他可能還會反過來說:「你想用120美金沽阿里巴巴,這是不可能的,這是你自己太貪了!」
以下是筆者對阿里巴巴的體會:若你問馬雲為何上市,他會說阿里不缺錢;如果你問馬雲成為首富有何感受,他會說自己痛苦;如果你問馬雲淘寶有冇假貨,他會說別人貪心。馬雲口才了得,與他對話他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上市時講過成為中國首富「一點感覺也沒有」,那現在公司股價低迷,相信馬雲也不會「有感覺」。股災日再送上筆者特意評選的馬雲告白金句,勉勵各馬雲信徒:「忘掉money,忘掉賺錢。」
記者:馮健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