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搶先睇】
【本報訊】區議會選舉將於11月舉行,民主黨將派94人出戰,泛民至今與雨傘運動後打算參加區議會選舉的「傘兵」在14區「撞區」,8區與民主黨「相撞」。民主黨希望以民調決定誰人出選,反對進行耗費極高、且投票低的初選。民主黨指出,全港有多達200多區沒有泛民出戰,難以理解傘兵為何堅持要與泛民撞區;若報名期開始前未能協調,民主黨會去馬。
反對初選浪費開支
民主黨副主席尹兆堅和羅健熙昨講解該黨區選戰況,尹希望以民意調查,解決泛民與傘兵撞區的問題,不過反對初選,因為區議會選區細,投票人數少,選舉結果容易受操控,參考性成疑,加上初選隨時花掉泛民一半選舉開支。
他批評部份傘兵不想協調,只不斷透過發聲明當溝通,拒絕現身協調,部份傘兵至今仍未現身開始地區工作,卻嚷着要參選。他透露,近日傘後組織青年新政和青發關注組,突然要求在民主黨與建制派選情膠着的兩個葵青選區出選,勢必分薄泛民票源,令建制派當選機會大增。
尹兆堅表示,全港432個選區中,超過200個選區無泛民出選,不明白傘兵為何總要挑戰泛民早已展開幾年地區工作的選區。他指出,若10月2日區議會選舉提名期開始前,雙方仍然未協調成功,民主黨也會去馬。
被問到這些傘兵組織是否「鬼」、隱形建制派,旨在以泛民之名,削弱泛民候選人得票,令建制派當選,羅健熙表示,不會如此稱呼對方,但難以理解部份傘兵明知撞區會兩敗俱傷、最終令建制派奪取議席,仍然寧願撞區,「你哋自己衡量佢哋係乜嘢人」。
民主黨稱,建制派的蛇齋餅糭規模不斷升級,由本身只是應節才「派嘢」,已經演變至不斷派米,例如在葵青區出現一人可獲20公斤米,同時居民又獲送電器如風筒、多士爐等。
■記者姚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