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識飲惜食】
上回提到獨步武林的一哥鮑魚,可是一哥早已不再收徒,我又囊中羞澀無法到富臨飯店豪吃鮑魚,難道命苦如我只能望鮑興嘆?別氣餒!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腦筋多動動,人窮志不窮,一樣可以窮風流嘆靚鮑。今回從天上走到凡間,請來劉致新介紹以乾鮑做的懶人鮑,簡單又好味。鮑魚,其實可以好親民。
如果命運能選擇,你會跟楊貫一還是劉致新(校長)學煮鮑魚?我選擇後者,無他,因為我懶。
校長除了精於品酒,對於飲食一樣研究甚深,經常在fb發佈些我們有得睇冇得食的好東西,引得朋友口水流。尤其海味更是他的至愛,因為校長父母從前開海味店,鮑參翅肚從小便吃到大,鮑魚正是他的寵兒,久不久便燜一鍋來解饞。我也有幸吃過一兩次,確是耍家,確是頂呱呱。
無水燉足兩日 100%原味
有趣的是,校長燜鮑魚的方法非但不繁複,甚至簡單得有點太過份。平常做鮑魚的方法,一般先把鮑魚浸發,再與雞、上湯、排骨等材料一起燜,前前後後得花上幾日時間,是廚房內的浩瀚工程。「我覺得鮑魚浸過或是跟湯一起煮,會令它的味道變淡,於是思考有沒有可能完全不加水,直接讓材料中的水份逼入鮑魚之內,100%保留鮑魚原味。」校長說。於是,他想出一個「原汁原味無水燉鮑魚法」,名字聽來有氣勢又巴閉!
他的秘方,三歲細路仔都懂得。需要的材料只是鮑魚、雞、排骨或瘦肉,另外再來一個電子燉盅就可以。把鮑魚洗一洗或輕浸五分鐘,方便去除鮑魚嘴的位置。雞及豬肉切件,先放雞腳和少許豬肉於燉盅底,上面放一層鮑魚,然後又是一層雞和豬肉,再一層鮑魚,如是者把材料鋪滿燉盅,加兩顆冰糖,少許花雕酒,冚蓋。放入燉盅,外頭注滿清水,按掣燉四小時。停機後擱兩三小時(不用取出),然後又加水至max線,再燉四小時,如是者循環,共燉四次,便可開蓋檢查鮑魚是否夠腍,不夠的話,又再燉四小時,像吃藥一樣。大概兩日左右,便有師傅級的鮑魚出爐!雖然沒有加水,但燉盅把雞及豬肉本身的肉汁都逼出來了,鮑魚發得夠大,吸收了雞和豬肉的甜,本身的海鮮味又完完全全保留下來,妙極。
校長說,這燉鮑魚的方法是零難度,跟煎蛋、煮即食麵沒甚麼兩樣,那怕你是烹飪白癡,一樣可以手到拿來。材料也不難預備,豬肉用豬𦟌、瘦肉或排骨都可以;雞用新鮮的當然好,但校長平常也在惠康買冰鮮雞,只要是新鮮屠宰的就可以了,唯一要注意的是雞要比排骨多,味道才會清甜。真的要說難度,就是買靚鮑魚。
日本為上品 中東夠抵食
乾鮑以日本的為上品,又以陳年的舊鮑魚為佳。窩麻好吃,吉品亦佳,不理想的只是價錢,22頭的日本吉品鮑過萬元一斤!而且市道向好,一直牛市向上。所以近年校長轉投中東鮑的懷抱,「中東鮑唔靚仔、好醜樣,因為他們定形的技術較差,但味道跟吉品很接近,而平大約三分一左右,所以非常抵食。」鮑魚買回家,不必放雪櫃,最好置在瓦缸內,久不久拿出來曬太陽便行。
請教校長煮鮑魚,少不了順道請教配酒之道,「Latour是首選!」我夠知啦!但我冇錢呀嘛!平一點有沒有?有有有。其實只要是豐富渾厚的紅酒都適合,像怡園酒莊的Tasya's Reserve Shiraz 2012,不用$200,帶有香料、皮革的味道,配上鮑魚,合拍之餘,餘韻悠長。中東鮑、平好酒,一餐窮風流。
記者:陳詠敏
攝影:陳永威、潘志恆、許先煜
編輯:陳國棟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