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清拆中的三級歷史建築同德大押能否升級還看今日,古物諮詢委員會今開會討論同德是否需重新評級,但古蹟辦評審小組認為同德押非如外間所稱般罕有,決定維持原判,但有古諮會成員認為大宅應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古蹟辦本月接獲市民聯署及匿名信要求重估大宅評級,但經歷史建築評審小組研究後,認為當年評級已充份考慮同德押作為當舖的歷史,類似建築全港尚有10多間,同德非如外間所稱般罕有,加上其建築設計無新意,故維持原有三級的評級。
臨街外廊俗稱走馬騎樓
小組提交古諮會資料加入了中大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資料,估計大宅建於1931至1934年,並確認大宅於1938年被當年當舖大王李右泉租用,他亦是東華醫院董事會成員及華商總會會長,其後被另一典當業大王兼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高可寧購入。
古諮會今討論是否接納建議,但成員林中偉認為類似的戰前唐樓雖仍有10多間,但如同德般屬圓形轉角設計只剩3、4間,其餘大部份是直角設計,同德的完整性和規模亦是同類建築中最好,應升為二級,但仍需獲大部份成員支持,並諮詢公眾一個月才能確定最後評級。
曾聯署要求保育大宅的活在觀塘創辦人袁智仁對小組建議感失望,指如無法透過重新評級保育大宅,會研究是否將行動升級。同德大押與已活化的雷生春相似,設有貫通且寬闊的臨街外廊,俗稱走馬騎樓,即其高度及闊度足以讓馬匹走過,但同德的走廊因安裝了窗戶故無法從外面看到騎樓。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