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在家教育」父:不擔心面對刑責

申「在家教育」
父:不擔心面對刑責

【本報訊】今年5月由廣西移居本港的11歲男童李科成,因其父不滿本港填鴨式教育,本月初去信教育局申請「在家教育」,男童現於教育中心學習。李氏父子昨在該教育中心開記者會,中心否認借科成宣傳,而教育局則無回應。
記者會昨在科成現就讀的香港記憶學總會舉行,由總會會長李玉娟和總幹事林建東陪同回應記者提問,李父則不願上鏡,只作錄音訪問。該學會非註冊學校,過往常以天才班或記憶力課程作招徠。李父透露,科成5月來港後曾向葵青區所有小學報讀小四課程,結果有10間學校指本月中才可安排考試評估。他批評本港主流教育制度太死板,「有嘢佢識,又要夾硬坐喺度,佢唔識嘅,老師又冇時間去教」,憂兒子無法發揮興趣和能力。

李科成(右)昨由香港記憶學總會總幹事林建東(左)陪同下見記者,交代申請在家教育安排。

記憶學總會否認博宣傳

父子倆後來參加了香港記憶學總會的免費講座,確定不想讀主流學校,上月起於學會的中心上學,本月初去信教局申請在家教育,惟未獲回覆。他指即使教局對科成發入學令,也不會改變想法,亦不擔心面對刑責。
科成現時周二至周日都要學習中、英、數等課程,每日7小時,包括自學和由導師教授。負責課程的李玉娟稱,課程月費合共約2,000元,聲稱收成本價,主要是提高其學習興趣。她指經評估科成的中、英文分別為小四和小一水平,但已為他報考明年6月、針對14至16歲學生的「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IGCSE)考試。
被問到為何要科成越級挑戰?林建東稱明年6月考試只是目標,再問開記招是誰主意?林稱是經中心和李氏一家商討,否認借科成宣傳。但當科成被問到為何尚未試過讀香港的主流學校,就認定會不快樂?林建東搶答指是李父的看法。
鮮魚行學校前校長梁紀昌認為,李父不應未嘗試入讀主流學校,就斷定不適合兒子。他又指教育中心若只背答題技巧亦可是填鴨式。學校教育卻包括與人相處和群體生活等元素。教局發言人指不會評論個別個案。根據該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截至去年10月有25宗申請在家教育的個案。
■記者陳凱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