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於7月中批准中銀(2388)放售南商,並啟動在北金所正式掛牌的程序,根據所列交易條件,意向買家為中央或地方政府財政與授權部門。不過,買家除了要通過財政部、公司股東及中資監管機構同意外,最重要還須符合金管局批准。
該局不會考慮作價高低,只會從新控股股東的資本實力、風險監控能力、業務規劃及管理團隊合適性作考慮。
底價高達680億
市傳「摘牌」機會較高的中國信達(1359)、越秀集團,或不排除後發而至的華潤集團,三間俱為合資格國企,當中只有信達是上市公司。分析指,南商現時底價高達680億元,不會預期有很多具金融機構經驗的競投者「摘牌」。
去年底信達ROE為14%,資產總值按年升四成至5,444.3億元人民幣,本周四集團將公佈中期業績。身兼中行(3988)及中銀(2388)董事長的田國立,曾任信達董事長兼總裁。
以企業級別論,信達是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發起成立的國有獨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無銀行相關經驗。
華潤為國務院直屬境外企業,現持有地方性牌照的珠海華潤銀行,華潤網站透露,集團於1949年向港英政府申請南商牌照,並交給愛國華僑莊世平創辦。
越秀為廣州市窗口公司,屬地方政府級別國企,但集團持有創銀(1111)75%股權,是三者中最具營運港銀經驗的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