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周五有指標意義,因為連最強勢嘅美股都開始破位急跌。全世界股市今年5月開始,奇怪地同步出現三花聚頂情況(詳見〈股市山雨欲來〉一文),各國股市輪流聚頂後破位急跌,直到今個月,剩下最強勢嘅德國及美國。但上周德國及美國終於都先後破位殺落嚟,需知道歐洲仍然在QE,德國竟然破希臘危機個底;美國高唱經濟獨強,亦照樣跟住插。現時翻開報紙扭開電視,見唔到有咩特別大經濟危機,石油、貴金屬、大宗商品、新興市場貨幣卻連環破底,說明危機正在醞釀,只係秘而不宣。
下個月,全世界將聚焦聯儲局會否加息。當此其時,聖路易斯聯儲發表白皮書,指QE無助達到通脹及刺激經濟目標,根本冇方法可以證明QE對資產價格走勢有影響。去年伯南克就曾經反擊QE無效輿論,指美國回復充份就業係因為QE,壓低貼現率改善經濟都係因為QE。問題癥結就在,美國QE後全世界一齊印錢,六年過去竟然同你講各類商品及資產價格輪流打回原形,那已經唔係QE有效定冇效問題,而係QE成功定失敗問題。
假如QE失敗
QE究竟掂唔掂,計量經濟學經常會拎一個人證明成功,就係日本QE之父高橋是清。二戰前高橋是清係當時日本嘅大藏大臣,即係財相。三十年代歐美經濟大蕭條,而日本反而好景,有指因為高橋實行類似QE政策,增加政府赤字貨幣寬鬆,令日圓貶值刺激出口。如果只睇數據似乎靚仔,但呢啲係死數層面,現實嘅情況係,三十年代日本已經打咗入中國東北,中國東北嘅土地、人力、資源,先至係日本經濟強心針。
高橋是清嘅財政政策其實證明唔到咩,所以QE有效定冇效,要再上推一個層次,就係貨幣政策有冇用。貨幣政策究竟有冇用已經拗咗100年,仍然冇結論。現時三大主流經濟學派:理性預期學派、貨幣學派同新凱恩斯學派睇法都唔同。
‧理性預期學派:認為冇用,因大家都會理性預期,貨幣政策一出大眾就會估跟住點行,即晨早估到你。
‧貨幣學派:認為貨幣政策長期都係冇用,因貨幣嘅傳導性太複雜,好難用政策改變,即估你唔到。
‧新凱恩斯學派:認為有用,政府要干預,要玩前瞻引導,咁樣就可以控制貨幣傳導力量,從而影響後來嘅經濟,即等你以為估到。
三大學派只有新凱恩斯學派認為貨幣政策有用,但新凱恩斯學派向來有為政府說項傾向,講白啲,就係用學術包裝到懶複雜去加強政府集權。2008年後嘅QE係人類史上最大規模嘅貨幣政策實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三大學派拗咗100年嘅嘢,或許即將揭盅。由人民幣貶值開始,美國可能加唔到息嘅睇法擴散。如果搞咗六年,各類商品、資產輪流打回原形,而美國經濟原來虛弱得無法加息,那就係側面證明QE失敗,新一場巨型風暴來臨;如果照樣加息冇問題,那就係一次大型調整,資產價格只係因為Irving Fisher講嘅利率定價問題而重新洗牌,淡定有錢剩。
Mr. Treg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