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存在很多謬誤,人們口耳相傳,真真假假,沒有人花時間深究。這些謬誤大都沒有殺傷力,即使相信,甚至跟住做,也無傷大雅。最經典是食薄荷煙影響男人性能力,今日仍有人在談。另外,例如在油站講手機有可能引致爆炸,信或不信關係不大,講少陣手機可能是好事。
跑步也存在不少謬誤,大部分是無害,但有些卻須認真看待。我想到五個:
一、食意粉。這個謬誤始源,相信是海外馬拉松比賽前一晚,流行舉行意粉派對,讓參賽者吸收足夠碳水化合物,第二朝有充足體力起跑。事實是只有例如馬拉松的長途賽事,才需要儲存碳水化合物,對於其他為興趣而跑的人,沒有這需要。再者,碳水化合物應該是比賽前一周開始進食,而不是前一晚。前一晚食得太飽,影響第二日比賽,我試過,你哋都可能試過。
二、飲水飲水飲水。經常聽到人說:「你感到口喝時已經是太遲,飲水應該預先飲。」小孩開始,大人便教導多飲水的重要,例如我老婆經常追着小男孩強迫他飲水。缺水當然是問題,小孩顧着玩,忽略飲水,確實需要大人督促,但成年人甚少出現缺水情況。可肯定的是,飲太多水不是無害,輕微者腸胃不適,個肚谷住谷住;嚴重者可以引致中毒,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談這問題,不是想嚇大家,最嚴重可致命。水,不需要飲過量,足夠便可以。怎知道足夠?請相信自己的身體,口喝代表需要飲水,不口喝代表不需要。
三、多跑。總有跑步前輩說,跑步沒捷徑,一步一腳印,付出幾多便得到幾多,言下之意是,多跑一點才見進步。跑步者以為跑步是非常公平的交易,肯付出自然有成果。壞消息是,跑步經常出現不速之客,叫「受傷」。本欄讀者大都是中年人,不是十歲開始跑步,這類人受傷機會率特高。多跑無疑可帶來進步,但怎驅趕「受傷」這衰人,是關於跑和休息的平衡。閣下受過傷之後自然領略到休息的威力。
四、拉筋。拉筋與否,意見之分歧可引起世界大戰。我不多說了,我的態度一直沒變,隨意吧,你覺得拉筋有用,便盡情拉;你懶唔想拉,無問題,太陽依然從東面升起。我的看法是拉筋對跑手的影響欠缺結論性。
五、傷膝頭。我身邊中年朋友傷膝頭,清一色是因為參與兩種運動:足球和羽毛球。足球牽涉衝撞,羽毛球牽涉急轉彎,對中年人身體構造造成不利的壓力。閣下見到朋友用拐杖或隻腳打石膏,原因怎數也數不到跑步。我找不到有科學文獻指跑步傷膝頭,我的經驗是膝頭痛通常是過勞,跑得太多引致發炎,休息三兩日便自然康復。跑步不一定適合閣下,但請不要把傷膝當作原因。
蔡東豪財經版昔日文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apple/index/15537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