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仔割包皮陰莖疑發炎留醫10日

6歲仔割包皮
陰莖疑發炎留醫10日

【本報訊】割包皮是頗流行的孩童手術,近日發生一宗涉及割包皮後,小童要留院10日的爭議。鄧太6歲大仔Jamie,本月3日到浸會醫院割包皮,預算翌日出院,豈料手術後Jamie陰莖腫脹局部發黑,日喊夜喊頻嗌痛,另一醫生接手處方抗生素後,Jamie終漸康復,但前後要10天才能出院。鄧太心痛不已,質疑手術出問題,亦不滿醫生要仍感痛楚的兒子出院,考慮向醫委會投訴,更在網上訴苦,引起家長在網上熱議。負責施手術的醫生堅持手術無出錯,強調對得住天地良心,醫院則指醫生與病人家屬可能未能有效溝通,對可能因此引起的誤解感到可惜。

鄧太憶述連日噩夢不禁流淚:「囝囝本身係一個好堅強嘅小朋友,平日跌低都會自己起返身,唔易喊,但今次一個手術,佢日喊夜喊嗌痛!」她指Jamie 4歲時常說陰莖痕癢,曾求診家庭醫生但未知原因,至今年6歲,鄧太疑兒子龜頭包皮過長,擔心影響發育,遂致電浸會醫院求助,獲介紹顧問醫生賴先生。

賴醫生本月3日為Jamie割包皮,鄧太說:「手術大約20分鐘,術後兒子清醒,但不停嗌痛,喊個不停,半夜也痛醒。」當晚她協助兒子上廁所小便,拆開紗布時,發現陰莖比術前腫了一半,腫得連龜頭也45度向上傾,雖然能小便,但落床至少要10分鐘,走路亦要非常慢。

翌日賴醫生巡房查詢情況,當時兒子已訴苦稱很痛,但醫生仍建議他出院,並懷疑兒子「撒嬌」。8月5日,鄧太見兒子傷口越來越腫,擔心手術出問題,要求轉醫生,最後獲同房家長介紹范醫生給她。至8月6日晚上,「范醫生細心按囝囝傷口周圍,擔心可能有積血及同細菌感染,開出抗生素Zithromax,仲話未來3日十分重要,絕對唔能夠出院,否則後果嚴重」。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Zithromax主治呼吸道感染、軟組織感染、中耳炎和其他細菌感染。

鄧太指Jamie當晚吃過抗生素後,痛楚終減少兼消腫一半,可落床及有心機玩遊戲機。Jamie連續吃了7天抗生素,最後於本月12日才出院,足足留院10 天。鄧太指,「雖然好轉,但囝囝仍然不時叫痛,每次換膠布、洗傷口都要靠食同塞藥雙重止痛」。她引述范醫生指,瘀腫或需近一年後才消散,如不消散,這部分的皮膚會較厚,但應不影響日後陰莖的發育及功能。

鄧太嘆道過去一周只回家一次,其餘時間均在床邊照顧兒子,連吃飯、洗澡也在醫院,連日醫療費超過1萬元。她批評負責手術的醫生多次叫仍感痛楚的兒子出院,做法不妥,要求院方解釋,她亦計劃向醫委會投訴。

負責為男童割包皮的賴醫生回應指,無客觀證據證明病人受細菌感染,術後傷口腫痛是正常,陰莖附近亦會腫兩星期,對事主投訴有保留。鄧太在親子討論區訴苦後,賴醫生亦罕有地在討論區內回應事件,他認為做完割包皮手術有腫痛是正常的,並質疑男童的傷口是否真的受細菌感染。他強調其實很關心男童的情況,並一直有跟進,亦沒有收取部分的巡房費用,他指「自問對得住天地良心,我信公道自在人心」。

賴醫生強調,從沒有「趕男童」出院,只是建議他出院,理由是他覺得若男童回家休息會對男童的心理及生理均有幫助,他反問「天下父母誰想自己兒子住院多一天得一天呢?」男童手術一連多天都叫痛,他認為可能是每個人的忍痛能力及生理反應都不一樣。他最後在回應的文章中,祝願男童能早日康復回家。

賴醫生接受本報訪問時亦指,事件令他極度困擾,情緒低落數天,發夢也夢見此事,但幸好沒影響手術。他行醫18年,看過不少病人,今次並非醫療疏忽,卻被人放上網,感到無奈,他認為政府應監管網上欺凌。

浸會醫院則回覆指,已與鄧太面談及了解跟進。院方指,病人在住院其間沒有發燒,亦未有發炎迹象;除賴醫生外,病人亦有經其他兩位醫生診治,該兩位醫生的診斷亦不認為病者的傷口有細菌感染。其中一名醫生處方短期之抗生素,並不是因為傷口受細菌感染,而是舒緩病人母親的憂慮而給予的預防性藥物,為病者加強防禦力。

院方又指,傷口浮腫會在1至2星期內自然消失,而傷口大約需要7至10天痊癒,病人母親亦有簽署有關同意書。對於鄧太不滿賴醫生要求病人出院,院方指,醫生出於好意建議病人出院,惟可能與病者家屬未能作出有效的溝通,令家屬有所誤解及不悅,院方對此感到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