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力救港,也許超人才做得到;但主流香港人都以自身的「念力」推動樓價不斷上升。原因很簡單,樓價高企雖然令很多人無法上樓,但樓價大跌則會令更多人受苦。香港地,樓宇除了用作居住,還是一種商品。香港人普遍相信買樓除了安居,還可令財富增值,加上過去數十年香港經濟不斷發展,期間的衰退亦沒有令經濟全面崩潰,故樓市多年來升多跌少。
話說一名資深保險從業員去年以約400萬元買了馬鞍山約500呎的新單位,今天同類單位已升值至700萬元。他形容即使強國經濟現時出現變數,仍對港樓市沒太大影響,還豪言這物業在數年後將突破1,000萬大關,也許這是普遍樓市大好友的寫照,堅信樓價不斷上升,政府不能也不會壓抑樓價。
近期內地股市大跌、人民幣又貶值,似乎對湧入香港樓市的熱錢有點影響。但大家不要忘記香港與強國的特殊經濟關係。三、四十年前強國經濟不太富強時,港人趁回鄉探親時不斷送物資接濟親友;近年強國民眾因國產食品、製品等造假而失去信心,香港就成為強國同胞大量採購食品、日用品的重鎮;強國法制混亂,而近年強國人越見富貴,受法治保護、有質素保證的香港樓宇就為他們提供創富的機會。這些情況都大致印證了「中國有難,香港才會繁榮」這個心照不宣的民間智慧。
只要強國持續出現政治、經濟、社會問題,強國人就需要香港,香港就有機遇;再配合香港人持續看好未來樓市,樓市仍有上升的理由。
地產小子
http://propertykids.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