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鑽井數量上升,顯示原油供應過剩狀況持續;加上中國製造業數據疲弱,拖累國際油價上周五急挫,紐約期油一度跌穿40美元,錄連續第八周下跌,創出29年來最長跌浪。
紐約期油上周五跌1.7%,收報每桶40.45美元,續創七年新低;全周跌幅達4.8%。紐約油價自1986年3月錄得連跌十周以來,從未試過連跌八周。倫敦布蘭特期油同日亦跌2.5%,收市報每桶45.46美元。本周累計更跌7.3%。
花旗:油組不大可能減產
花旗期貨分析員Tim Evans表示,油價情況越來越像1986年或1999年的熊市。1999年的跌市,要依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大幅減產,才可以讓市場回復平衡。他相信,油組今次不大可能減產,因此供求失衡情況,可能要到2016年才會回復平衡。
另一方面,美國石油服務商Baker Hughes公佈,本周活躍石油鑽井數量增加2個至674個,令大市的跌勢加劇。
瑞銀已下調短期紐油預測至介乎34至55美元,布蘭特期油短期預測則下調至介乎40至63美元。該行指,原油市場對供求回復均衝失去耐性,而當供應尚需調整之際,全球經濟增長卻令人堪憂,建議投資者現階段暫時勿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