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譚公廟失火

百年譚公廟失火

【本報訊】有逾百年歷史的筲箕灣譚公廟昨凌晨發生火警,儲物房內一批供農曆7月盂蘭節使用的衣紙和香燭,遭烈火迅速吞噬燒成灰燼。消防員接報到場將火救熄,初步估計廟宇電線短路釀成火警,事件無可疑。但廟宇木製橫樑遭燒成木炭,消防員要連續逾20小時不斷射水降溫,以免橫樑死灰復燃。
現場為筲箕灣譚公廟道譚公廟,昨凌晨約零時30分,保安員發現廟內儲物房冒煙,火勢迅速蔓延,於是報警。消防員接報趕抵現場,出動兩隊煙帽隊及兩條喉灌救,現場冒出大量濃煙,約半小時後將火救熄。事件中沒有人受傷及毋須疏散。

消防員不斷向屋頂射水降溫防死灰復燃。黎志偉攝

消防射水20小時降溫

由於火勢猛烈,儲物房內一批香燭及衣紙被燒成灰燼,可幸是廟內供奉的神像未有受波及,惟廟內地上佈滿積水。消防員發現用作支撐廟宇屋頂的木製橫樑遭燒成木炭,由於木橫樑的溫度偏高,消防員須不斷向屋頂射水降溫,慎防火種死灰復燃。至昨晚10時,消防員仍不時向橫樑射水降溫。另外,稍後會召屋宇署人員到場,以檢查廟宇會否有倒塌危險。
筲箕灣譚公廟建於1905年,廟內仍保留鑄於清朝光緒年間的鐵鐘、祭壇和碑記,廟前巨石傳說是譚公的寶印,據說已擺放逾90年。古物古蹟辦事處發言人表示,譚公仙廟於2013年4月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由華人廟宇委員會擁有與管理,曾於2002年進行重建。
■記者黎志偉、胡恩宏

筲箕灣譚公廟於2013年被古蹟辦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