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署四月前收回單位 同層今逼滿水客上水工廈水貨倉復活

地署四月前收回單位 同層今逼滿水客
上水工廈水貨倉復活

【本報訊】地政總署今年初出招打擊水貨客,於2月及4月收回屯門及上水工廈3個經營水貨零售店的單位,高調行動以示「做到嘢」。事隔多月,《蘋果》巡查上址,發現上水貿易廣場已回復水貨客打包貨品的墟冚場面,當中更有小童面孔,被收回單位同層已有一個大規模水貨倉。
記者:袁柏恩

工廈內有水貨客蹲下打包貨品,更有兒童在守候。王子俊攝

地政總署今年2月高調收回屯門美基工業大廈兩個經營水貨零售店的單位,至4月再收回上水貿易廣場一個單位,據悉貿易廣場收回單位原本售賣嬰幼兒用品。地政總署發言人稱,特別行動小組自2月初於屯門、元朗和北區目標工廈密集巡查,截至本月上旬,曾向涉嫌違反土地契約的45個單位發出警告,42個單位於限期前已糾正違契事項,故沒有將警告信送交土地註冊處。
記者上周巡查上水貿易廣場發現,水貨活動死灰復燃。被收回單位閘外鎖上鐵鏈,貼有地政總署通告,但門外有大批水客貨,原來是「幫襯」同層轉角另一單位,最少4名小童守着行李篋呆站一旁。有關單位門外無任何標示,內裏堆滿貨物,水貨客說出所需貨品取貨,包括iPhone、奶粉、即食麵等,未見錢銀交易。據大廈水牌,該單位屬「生活企画嬰兒食用品」,惟在公司註冊處未找到相關公司。

上水貿易廣場

地舖經營零售或違契

除生活企画,貿易廣場內尚有多個水貨倉,樓層走廊及樓梯擠滿打包貨物的水貨客。樓上變陣做水貨倉,地舖就經營水貨零售店,一間名為裕采的商店出售日台護膚、化妝品及嬰兒產品。根據地契,貿易廣場全座包括地舖只能作工業或倉庫用途,意味地舖或已違契。
貿易廣場拖篋進出及打包貨物的水貨客絡繹不絕,有水貨客將十多支需繳稅的紅酒、iPhone等放入行李篋。現場有多輛的士「冚旗」等客,車尾行李箱擠至無法完全蓋上。附近的劍橋廣場、新運路及市中心的「水貨重鎮」巷仔街,雖未及高𥧌期擠擁,但仍聚集了大批水貨客,並有不少「童工」協助拖篋。
新同盟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指水貨客變招快,相信已消化一周一行及收回單位的影響,促政府不能放軟手腳,應留意水貨客新招數,針對性堵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