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是童書,是給小孩子看,大人看繪本,只是為了親子閱讀,這是一般人的理解。老實告訴大家,我看繪本,純粹是自己喜歡,不是為了親子共讀。上週收到台灣小魯文化寄來一本雜誌書,名字叫《大野狼》,由當地一個有十多年歷史的繪本團體「圖畫書俱樂部」創作,專輯是「大人的繪本生活」,單看標題已知合心水。專輯引述美國《出版人週刊》今年初評論英美書市分析,指出去年英國書市年銷售額減少百分之二,美國則增長百分之二,但英美童書卻分別增長百分之八和百分之十三,最有趣是童書銷售上升主要原因是大人買來給自己看。大人愛繪本,原來真的有不少同路人。
今期《大野狼》專輯訪問了日本的繪本師奈良美智及台灣作家小野,分享了他們對成年人看繪本的心態。在訪問中奈良美智說他一直在重讀Virginia Lee Burton的繪本《The Little House》,這本書講述一間原本在鄉村的小房子,經歷了城市化的過程,感覺很失落,最後小房子回到鄉下,繼續看小花、看星星。奈良美智說因為他很想回到小時候的自己,回到單純、安靜的生活。大人看繪本,背後是有着一個情意結,就是找回失落了的童真,在充滿幻想的世界中,重遇童年的自己。法國前總統密特朗對《丁丁歷險記》愛不釋手,那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勇敢丁丁,大有可能是密特朗童年時候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同樣我愛看《The 13-STOREY TREEHOUSE》,那些瘋狂的發明,如汽水噴泉、消滅蔬菜機,不就是我童年歲月愛搞事滿腦子搗蛋王的鬼主意嗎?
繪本吸引大人,想像力是主因,台灣作家小野認為小木偶講大話鼻子會變長,至今仍然吸引着他,一見到小木偶產品,便忍不住買下來據為己有。繪本創作者因為要投入小朋友的角色,在創作過程中放下大人的種種思考框架、習氣,回到最原始真實的情感世界,上回我介紹劉旭恭的作品《誰的家到了》,就是這種感覺。奈良美智認為:「好繪本的條件不單在於畫工,而是對圖畫和讀者是否抱持強烈而深刻的感情。」這種情感,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會是同樣感受得到,大人愛看的繪本,小孩也會看得津津有味。
無論是為孩子,或只是為自己興趣,想多瞭解繪本,我推薦這本《大野狼》。
面書: http://www.facebook.com/Books4you
撰文:鄺穎萱
編輯:陳漢榮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