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8.31決定快一周年,一班主張「香港革新論」的年輕學者、政界人士,認為短前內難以重啟政改,決定集中火力實踐「民間自治」,最快年底建構網上平台,透過眾籌、群眾外包(crowd sourcing)等方法,製作香港史動畫、發起功能界別選民登記運動、推動「民間外交」。
記者:雷子樂
前TVB記者吳曉東最近成功透過網上眾籌(crowd funding),集資逾三百萬元創辦通訊社FactWire,創下香港眾籌金額的最高紀錄。《香港革新論》編者、教育學院助理教授方志恒等20多名「讀書會」的學者、政界、社運人士,也計劃利用眾籌力量,推動擺脫政府主導,以「民間自治」為中心的政治主張,「我哋啲蛋頭學者,真係比較離地,好多時寫完文章,期等他人去做。與其乾等,不如自己去做」。
方志恒續稱,構思中有數個將推動的項目,主題包括推動本土文化、發展民間社企、民間外交。抗拒赤化,先要認清本土的歷史,民間自治平台的首個項目,會是由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碩士鄺健銘主理的香港歷史動畫化項目,預計要集資約30萬元方能起動。鄺希望以香港人為主體的視覺,擺脫過去只強調殖民地剝削、國仇家恨、民族主義先行的基調,重構本土歷史,檢視殖民地管治下,香港的成功因素。動畫化的念頭,是参考「臺灣吧」(Taiwan Bar)的台灣歷史動畫項目,該項目的八集動畫,每集的點擊率高達50至逾100萬人次。
方志恒補充,其他構思中的民間自治項目,還包括透過眾籌,在明年立法會選舉年發動功能組別選民登記運動、將香港的現況製作成多國語言「懶人包」,以便向外國宣傳、建立以港、澳、台、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南公民社會」、資助民間的「民主大學」等。除了要依靠眾籌,他們還會發展群眾外包(crowd sourcing),即透過網上匯集來自金融、資訊科技、社界、教育等各界人士,加入顧問團,推動相關工作。
短期內重啟政改無望,只能推動民間自治以增強下一次政改談判的籌碼。中期而言,他們提出特首選舉朝向「雙首長制」的方向發展。研究有關問題的中大法律博士房吉祥表示,未來可構思將行政長官的權力分拆為「特區首長」和「政府首長」兩角色,特首負責處理與北京的關係、跨境事務、國家安全等問題,政務司司長由立法會多數黨領袖出任。房吉祥不認為北京政府不願放權,「內地地方管治,都越來越去中央化」。
他補充,要實行雙首長制,可透過修改《基本法》,或透過去修改《釋義及通則條例》,發佈行政命令,由特首授權予政務司司長,則可實行。他認為,有關方案有助政府的議案,能順利在立法會卜弓月戈過。若以現今政局為例,梁振英任特首,可能與多數黨領袖曾鈺成好好合作嗎?房吉祥並不擔心有關問題,「好似係台灣咁,黃金平同馬英九點唔啱,都唔會係立法院度阻撓議案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