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行本月中進行人民幣中間價定價調整的滙改行動,帶來滙率一次性貶值共2.8%。在國家主席習近平下月訪美前夕,路透社引述華府消息稱,美國財長傑克盧致電中國副總理汪洋,表示會「密切關注」人幣滙率新機制,又敦促中國繼續實現經濟及金融改革,並推動個人消費帶動的內需型經濟增長,而非依賴出口帶動增長。
記者:劉美儀
分析指,中國增強內需,有利支持美國面向海外銷售的製造業收益,美股近兩日重跌逾800點,正是這些企業盈利增長響起警號。
為兩國領袖會面鋪路
不過,財資界認為,當前周邊滙率走貶,人幣走向若以市場因素為主導,應該跟隨外圍市況變化持續偏軟,相信美國財長講話,主要是為兩國領袖會面前鋪路,但當前全球政局及金融市況動盪,「國際問題一大籮」,相信人幣滙率不會是雙邊峯會的討論核心。
人幣中間價上周五已連續「六連升」,在岸價收市報6.387,逆市升3點子,滙商推測,不排除人行續在公開市場「護盤」。
外電引述美國財政部官員消息表示,傑克盧致電汪洋,表達了美國對中國改革進展的肯定,尤其是近期滙改,人幣滙率朝更市場化及提高透明度的方向進發。不過,華府一直擔心人幣貶值,目的是為了刺激出口,變相壓抑進口。長期以來,美方均批評人幣滙率過低,要求中方加快升值。
但近年美國對人幣的發聲及影響力,已被歐洲陣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蓋過,國基會不單肯定人幣滙率處於合理價值,英國《金融時報》早前更引述消息謂,人行一次性貶值,是5月份雙方交流的「劇本」,為年底國基會年會,檢討特別提款權(SDR)時,加入人幣的決定鋪路。
人幣較其他貨幣偏高
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美國結束量寬,年內料最少有1次加息機會,資金已持續從新興市場流出;內地經濟有下行壓力,近期人幣一次性滙改,亦加速地區貨幣走貶速度,此舉亦令很多靠海外銷售的美國製造業及出口股,受到影響,故美股借勢高位調整。
他認為,人行已表明一次性貶值的滙改措施已完成,若人幣滙率持續朝市場化推進,當下周邊貨幣趨貶,日圓、歐元亦累跌不少,人幣其實處於相對超值狀況,穩步調整是合理發展。
野村首席經濟師(亞太區除日本外)蘇博文日前在電話會議亦說,過去市場經常指人幣過低,但現在觀點有所修正,人幣實際較其他貨幣偏高而非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