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ver:慢就唔落得場? - 伍家謙

Sunday Fever:慢就唔落得場? - 伍家謙

美職聯還真夠熱鬧,大牌球員望於黃昏期散發餘熱,陸續由歐洲來投,成不少球星之職業生涯尾站。老兵們的爆發力或許遠遜年輕時,但若純以技術角度出發,倒也不減當年,甚至更成熟細膩;最新成員是意國中場大師派路,從祖雲達斯轉投紐約城。
喜歡派路,其華麗球技當然是主因,亦同時欣賞那份務實。他絕少見於球場外的花邊新聞,也從不為上陣時間搞傳媒炒作;沒拿過甚麼世界級個人榮譽,但各國巨星都對他讚不絕口;球技超卓,又低調沉實,只默默作出貢獻:一劍封喉的精準傳送、妙到毫巔的死球處理,只要球隊需要他,他就在。不用喧鬧,因雙足早替他訴說千言萬語,球場藝術家,當之無愧。派路就是如此低調又實在地存在着。
有見過批評他速度不足,跟不上現代足球步伐的論調。當今球壇,體能主導,具球王級數如美斯及基斯坦奴朗拿度者,都要身兼多職主導進攻,位置越推越前,再不容許只顧策劃一瓣;但任世情再變,也總不能否定派路這類球員的存在價值。遠的不說,近幾年,派路多少次憑其招牌演出拯救球隊於水深火熱之中;速度不夠就會拖垮球隊?我不敢苟同。徐疾有致,一支球隊方能稱得上有節奏。
無意貴古賤今,但換個角度看,在這個體力化的世代,傳統派牌進攻中場只怕買少見少,棒子傳到派路一代,大概已後繼無人。所以,仲有得睇時,多望兩眼吧;幸好身邊的球迷朋友眼睛雪亮,還未說過甚麼「佢太慢,阻住晒隊波」或是「我行路都快過佢,仲要嚟做乜」之類的低能主張。地球轉得再快,一些傳統和美好的東西,還是需要珍視;老友甚至家父都說我愛抽水,那今次就跟你來真的:我整篇說的,都是電車,以及那我喜歡和珍惜的香港味道;把「派路」換上「電車」二字,就會明白。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