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華創(291)首席財務官黎汝雄在業績記者會上首次表明,出售啤酒以外的業務予母公司華潤集團後,即使零售業務重新錄得盈利,相關業務亦不會再注入至華創內。而公司未來只會專注啤酒業務,待9月完成出售後會考慮改名,或叫「華潤啤酒」,暫時未有最終定案。
今年上半年,華創零售業務錄得28億元虧損,實際營運虧損約4億元。黎汝雄指,母企華潤集團鼓勵子公司專業化,所以華創未來只會專注啤酒生意;而母企會花3年至5年協助零售業務扭虧,「再諗辦法做其他安排」,強調「唔會再注入返華創」。
華創上半年錄得破紀錄的中期虧損達43.3億元,大部份來自落實出售的零售業務,出售完成後的啤酒業務,收入及盈利分別增長6%及30%。黎汝雄指,上半年中國啤酒市場萎縮,主要受經濟增長放緩及天氣問題影響,業務盈利增長主要受惠於減少宣傳開支及其他費用。
去年與英資Tesco合組巨型超市零售商的華創,因虧損過多選擇「止血」,一次過把零售、食品及飲品業務售予母企華潤集團,剩下啤酒業務。今年上半年,華創零售業務錄得約28億元虧損,其中包括20億元商譽減值及約4億元關店撥備,實際經營虧損約4億元。公司指,7、8月份零售、食品及飲品業務仍會被入賬,計入全年業績內,但估計毋須大額減值及撥備。
首次不派中期息
另外,華創亦首次不派中期息,黎汝雄指,有關股息已計算在上次派發的特別息內。公司一直保持40%經營溢利派息政策,即使重組後只剩下啤酒生意,將來亦希望保持該派息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