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PMI六年低券商料周末降準

內地PMI六年低
券商料周末降準

【本報訊】中國8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創六年新低,初值跌至47.1,市場原先預計人行季內將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RRR)寬鬆銀根的估計,瞬即升溫為本周末或未來兩周內出現。
亞洲貨幣「鬥低」下,人幣中間價六連升,在岸收市價升3點子,報每美元兌6.3887人幣,不排除人行繼續護盤。
4月底,因中證監重提加強兩融(孖展及沽空)要求,觸發股市急挫,人行在緊接的周日,重鎚降準1個百分點至18.5%(不計農村銀行定向降準政策),意味銀行每吸收100元人幣存款,便須上繳18.5元人幣給人行作準備金,準備金率越低,銀行資金鬆綁越多。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在銀公會議後表示,外圍環境波動,銀行資產質素未來或會轉差,但強調目前資產質素仍處於良好水平。

野村:年內降準兩次

野村中國區首席經濟師趙揚昨在電話會議中表示,人行早前帶來一次性貶值,首要原因非為刺激出口,而是應對資本賬開放必須作出的金融改革措施,此舉讓當局有「更大空間實現寬鬆貨幣政策」。
他預期年內人行將合共降準2次及減息1次,滙改後中間價將更反映市價,人行將「更勇進地干預(沽美元)護盤」,料8月份人行透過市場操作,沽美元買入人幣動用的外滙達1,000億美元。
渣打(香港)大中華區研究部主管丁爽發表報告亦指,人行近期不斷「放水」,惟未能有效將7日回購利率降低,估計未來兩周內人行將降準,渣打維持年底前內地降準1%的預測。
野村日前發表報告,估人幣今年底前貶值約6%。首席經濟師(亞太除日本以外)蘇博文在電話會議說,根據基本模型推算,滙改後人幣已貶約3%,今年餘下時間將再貶3%,年底在岸價水平將下調至6.6(原為6.22);倘最惡劣假設發生,如人幣被拒SDR、出現貿易保護主義或抵制,不排除年底前人幣大貶兩成至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