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人快定車快 電車應否被淘汰
退休政府規劃師薛國強最近就向城規會建議取消電車路軌改善交通,還說自己行路快過電車,這次我們就同步計時來個真人實試,一個坐車一個行路由金鐘到上環,記者Cano運氣差點,猜輸了要做行路那位,拍攝時還要下大雨(真過意不去)。結果嘛,坐電車的我用了14分半左右,而步行的壯丁Cano半行半跑的就用了大約28分鐘,這次比賽當然是電車完勝。
其實為了一句說話記者要做這麼多,絕對不是貪玩,而是想大家想想,如果沒有電車香港會怎樣呢?這天我跟一位電車站長聊天,他沒有讚電車有多好多好,就說了一句:「如果彌敦道有電車,你覺得好不好?」
記者:曾冠輝、容慧心
攝影:鄧鴻欣、徐振國

取消電車路軌真的可以改善交通,大家有甚麼意見?

饒小姐(IT界):「好失敗,如果香港沒有電車。正如老人家行得慢也沒可能把他們殺掉,作為一個有質量的世界城巿,這樣有歷史價值和社會文化的東西,是應該保留的。」

周先生(IT界):「有時候不純粹要快,坐在電車看街上的環境感覺很想放鬆,大家覺得電車慢沒有價值,其實社會就是需要多元化的事物,有巴士有的士有電車,這樣才精采。」

Wing(設計師):「突然間在同一時間又斬樹又清拆同德大押,還要清除基層巿民可以便宜地坐到的交通工具,其實會不會有點奇怪呢?」

何先生(印刷業):「去食飯遠一點可能都會坐到電車,因為它很便宜只需$2.3,其他交通工具怎可能做到這個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