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水恐慌】
【本報訊】鉛水事件連累逾6,000個公營房屋單位延遲落成,房委會投標小組委員會宣佈暫緩4個公營房屋招標工程,涉及1個公屋和3個居屋項目,包括年底預售的元朗橋昌路居屋2,400個單位,房委會指要「等埋」鉛水報告故延至下月討論有關招標,房屋署署長應耀康承認會影響公屋編配,公屋聯會料平均輪候時間或增加2、3個月。
記者:鍾雅宜 王家文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上周透露,房委會投標小組委員將討論對鉛水屋邨承建商的處分,不排除限制其投標。投標小組昨日原定討論多個房屋項目招標,但主席張達棠會後宣佈,暫緩討論4個公屋、居屋項目招標,涉及2份工程合約,分別是沙田碩門邨二期公屋項目,以及天水圍橋昌路東、梅窩銀礦灣東、銀礦灣西3個居屋項目,涉及=約6,100個單位,公居屋單位各佔一半,4項目原定均於2018年落成,其中橋昌路東居屋更擬於年底預售樓花。
張達棠指,因下月先後有多份鉛水報告出爐,包括水務署檢驗供水部件專家報告、食水屋邨承建商提交的調查報告及其他屋邨驗水結果,故希望掌握有關重要資料後,最快下月17日會議才再討論兩項招標。
房屋署署長應耀康承認,已公佈的10個鉛水屋邨涉及的4個總承建商,部份涉事承建商有入標上述房屋項目,但拒透露詳情;當局強調有機制限制有問題的總承建商入標、不批出其合約,甚至將其除名,但要視乎對方的交代是否完整及有否作出補救措施等。
至於會否影響公屋編配,應耀康坦言如項目推遲展開會延遲落成,「呢個係客觀不能改變嘅事實」。但項目到編配階段是數年後的事,不同因素亦會影響樓宇落成,如投標小組下月仍繼續暫緩討論,可能有更多項目受影響。房屋署副署長馮宜萱補充,9月原定有3個招標項目要考慮。
需「等埋報告」判標
據悉,房屋署一般會將所有入標的承建商按入標價格和過往表現等作評分,列出各承建商的排名交投標小組考慮,因承建商在鉛水事件表現亦會影響判標,故小組決定「等埋報告」才處理。水務署早前檢走130多個啟晴邨及葵聯邨水部件化驗,除會檢驗鉛之外,亦會檢驗是否含有鎘、鉻和鎳3種金屬物,料最快下月初有結果。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指現時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已達3.4年,超出3年上樓目標,擔心暫緩招標情況陸續有來,「有啲工程要拆喉,又扯走人手」,料會推遲平均輪候時間2、3個月至3年半,又估計單是今年因事件延遲落成的公屋單位便可能有逾萬個。他指如證實承建商有違約或失實情況,房署必須報警及禁止其投標工程,否則會給予人官商勾結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