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少鹽】
【本報訊】市面上品牌眾多的梳打餅及克力架餅乾,是不少上班族小食之選,惟小心暗藏高鈉陷阱。營養師指餅乾主要由棕櫚油、鹽及麵粉製成,營養價值不高,以高鈉餅乾當正餐,或攝取過量鈉令血壓上升,建議每次食不多於4塊餅乾。
記者:梁麗兒
註冊營養師潘仕寶指製作餅乾如烘焗過程會加入鹽份,增添味道,令不少餅乾的鈉含量偏高。加上做餅時多數採用棕櫚油,飽和脂肪較多,令餅乾本身的營養價值不高,也不建議取代正餐。
根據衞生署的健康小食指引,若每100克小食,當中的鈉含量超過600毫克,已屬於高鈉食物,建議少食為佳。適宜選擇的小食,每100克當中的鈉含量,最好為120毫克或以下。
每日不宜食超過3次
記者分析多款餅乾的營養標籤,發現部份餅乾鈉含量偏高,佳之選芝麻梳打餅每100克(20塊)含728毫克鈉;嘉頓芝麻梳打餅每100克(18塊)含668毫克鈉;積及高鈣原味克力架每100克(30小塊)含636毫克鈉,均屬高鈉餅乾。眾多餅乾中,以薏米餅、瑪利餅較低鈉,如食一小包特惠牌薏米餅(4塊),鈉攝取量為54毫克。
潘仕寶指出,一般人不會以餅乾作為主要食糧,甚少單以食餅令鈉超標,但若連同一日其他的飲食計算,則可能引致鈉超標。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日從飲食中攝取不多於2,000毫克鈉。若以早、午、晚三餐計算,每餐最多平均攝取600毫克鈉,惟午餐食一碗雲吞麵或一碟叉燒飯,已吸收超過1,000毫克鈉。若小食選擇高鈉餅乾,鈉攝取量隨時超出2,000毫克上限。
對愛以餅乾充飢的辦公室一族來說,最好避免選擇高鈉餅乾,即每100克餅乾鈉含量要少於600毫克,餅乾中的鈉含量越少越好。潘仕寶提醒也要控制進食量,每日小食次數介乎2至3次,如早午茶(即早餐後、午飯前)、下午茶等時段,每次小食攝取熱量不多於125千卡,若以一般長方形的梳打餅計算,每塊熱量介乎20至30千卡,即每次最多進食約4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