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爆炸後,當地發現神經毒氣?中央電視台節目《焦點訪談》前晚訪問北京公安消防總隊副參謀長李興華,稱在爆炸核心的空氣樣本中,發現氰化鈉、神經毒氣,學者則稱這種神經毒氣可令呼吸系統、心臟停頓,致人死地;但解放軍的專家卻否認有關報道。當局亦稱數百傷者,未有中毒個案。
央視刪除報道
李興華表示,生化偵檢人員在距離爆炸中心500米的地方,發現氰化鈉和神經毒氣,濃度達到最高值。而北京化工大學國家新危險化學品評估及事故鑑定實驗室博士門寶則稱,爆炸區內多種危險化學品都可能產生這類物質,部份遇水、高溫爆炸後可產生如二甲基二硫等有毒氣體,輕則影響健康,嚴重會讓人致命。
不過,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王永安卻稱,神經毒氣的毒性比氰化物高幾十倍,合成復雜,從爆炸現場探明的化學品和條件,根本無產生神經毒氣可能。王懷疑是調查人員使用的測量儀器出現誤報所致,他直指所謂「神經毒氣」之說屬重大誤判。醫學科學院化武專家丁日高更說:「只要具備專業常識,就知道這絕不可能!」天津環保局官員稱,至今對700多名入院者進行觀察,都沒有發現中毒,或者受氰化物中毒的報告。央視事後已刪除發現神經毒氣的相關報道。
此外,當局稱前日的水質檢測中發現8個樣本氰化物超標,全部在警戒區內,最嚴重一個超標277倍,但空氣中沒驗出超標。天津前日下雨,不少人擔心雨水有毒,天津市環境監測所大氣監測部部長陳魁和環保局環境應急專家組組長包景嶺都表示,前日大家都有淋雨,至今仍沒任何不適。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