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母親偷看女兒手機,結果揭發女兒當上援交女。家長此舉一方面侵犯子女私隱,但今次卻又可能拯救女兒一生,這個兩難局面應如何處理?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建議父母可透過觀察及溝通,了解子女是否從事援交,例如突然變得富有、使費豪爽;原本手機隨意放置,但變得謹慎,「收埋,瞓覺都喺隔籬」;或出現一些援交術語。
父母倘發現情況有異,可以關心的角度進行溝通,了解其金錢觀、性觀念是否有偏差。若關係差的親子,可透過其兄姊、親戚作為中間人,或透過社工協助。
偷看手機侵私隱惹反感
另外,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單位主任吳錦娟表示,一般不建議父母偷看子女手機,因為青少年着重私隱,倘若發現父母監察,大部份感到不被尊重,因而反感,甚至引起衝突。
吳錦娟認為父母可利用社交媒體,例如在facebook上關注子女,倘運用得宜,親子能藉此互相了解;若把社交媒體作為監察工具,父母關注子女同時,對他們的交友及留言作出質疑,或會遭子女「unfriend」。
■記者朱雅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