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梁振英大言不慚的說「積極不干預」政策過時,公然表示特區政府要變成有為政府不僅火冒三丈,覺得這個人既無知又狂妄,實在是香港穩定及發展最大的禍患。
這位由689人選出的特首居然好意思說要大有為委實厚臉皮!只要看看他當顧問的天津市發展成甚麼模樣,鬧出個形同化學武器襲擊的天大爆炸就不難看到這個人的斤両有多少,能做些甚麼事。再讓他在香港「有為」一番,肆意胡搞,只怕香港出現的災難人禍比天津還要厲害。
應該看到,梁振英這個人雖然口口聲聲說要辦實事,要改善經濟民生,但實際上他想做的、能做的只是弄權,只是搞權鬥,只是令香港內部鬥個天翻地覆,就以他主打的政綱──房屋問題為例。上任三年多,香港樓價上升近五成,租金上升三、四成以上,公屋輪候人數破紀錄,輪候時間從三年一再延長到近四年,部份人則變成無了期,房屋供應更始終無法達標。對一個自稱長期關注房屋問題,矢言要令市民安居的特首,這樣的表現不但不合格,更是顢頇無能。
鉛水風波後知後覺
在其他民生政策方面,梁振英同樣乏善足陳。太遠的不說,單是鉛水風波已盡顯梁振英政府的後知後覺與不濟事。在民主黨揭發新落成公共屋邨食水出問題後,這個政府的即時反應不是盡快跟進問題,檢查是否有更多屋邨出事,而是否認、隱瞞、拖延。到證據確鑿拖無可拖,梁振英及他的政府又沒有積極追究事故原因及責任,宣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後幾個星期才公佈成員名單,何時展開工作仍在未知之數。另一方面,立法會泛民主派議員要求以權力及特權條例成立委員會跟進事件則被政府及建制派阻撓,暫時仍未能成事,換言之在今次事關市民健康的重大危機上,梁振英政府不是嘆慢板就是敷衍了事。這是那碼子的改善民生!
改善經濟民生無力,搞權鬥、搞分化、搞政治鬥爭卻幾乎一刻沒停。去年雨傘運動期間鼓動市民內鬥,縱容警方使用過份武力對付市民、學生已令人不齒,其後在政改問題上不願跟不同政見、意見的團體溝通,強推人大831決定更令社會嚴重分化,令不同意見市民攻訐更為嚴重。到雨傘運動及政改爭議暫時告一段落,政府理應帶頭修補裂痕,撫平社會撕裂的傷口,促進各方面互動及了解;可梁振英非但沒有採取甚麼有意義的行動改善繃緊的社會關係,不但沒有採取甚麼實質做法緩解社會矛盾,反而來個秋後算賬,不斷起訴參與雨傘運動的市民、學生之餘,又利用手上的檢控大權要求法院加重參與雨傘運動人士的刑罰,一派誓要學生、市民嘗到牢獄之苦的惡相。
除了在社會搞政治鬥爭外,梁振英對自己的管治團隊也不放過,內也禁不住要權鬥一番。最近就忽然「炒掉」兩位局長,並且在事後借友好傳媒肆意抹黑兩位被逼退的官員,手段之低劣,用心之險惡實在教人心寒。
無力管治好搞權鬥
由這些不同事例可見,梁振英根本無心無力管治,他唯一能做及想做的是搞權鬥,是發動一次又一次政治鬥爭,好讓更多權力落入自己手上,弄走反對他或有不同意見的人。今次他再高調說要改變「積極不干預」的施政傳統,令政府變身大有為,目的同樣只有一個,那就是發動另一場鬥爭,把更多權力抓在手中,把阻礙他的規章制度打個稀巴爛,把不按他意見辦事的人掃走或令他們靠邊站。
可以預見,在所謂「有為」的大旗下,梁振英肯定進一步把政府的資源、政策向支持他的人、企業傾斜,肯定向支持他的政團、商家派更多「糖」,好讓他們在政治、經濟上更佔優勢,壓倒競爭對手。此舉將令香港淪為「自己友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體制,不再講求公平競爭,不再講求市場規律,只強調政治傾向及走位。對於這樣借「有為」之名搞政治分餅仔,搞政治鬥爭及破壞香港核心價值的做法,我們必須堅決說「不」!
周一至周六刊出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