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
中共官場潛規則多多,官面上的說法叫作政治規矩,其中,「領導第一」規矩放諸四海而皆準。福州市長楊益民近日在當地籃球比賽中,一場獨得64分,超過對手全隊得分,另一場也狂砍51分。如此成績足以笑傲國際籃壇,令人感嘆國籃教練有眼無珠、未能識英雄用英雄之餘,更令人對楊市長的比賽對手們深諳「領導第一、比賽第二」規矩敬佩有加。
翻查網上資料,楊益民原來對「領導第一、比賽第二」規矩深得其中三味。2008年,他擔任晉江市委書記時,曾參加全國百強縣農民籃球賽,竟然以場均42.3分勇摘「得分王」桂冠。隊友說:「楊書記投得準,我們都把球餵給他。」事隔七年,楊益民由縣處級晉升為廳局級,在場上給他餵球的,也由農民球員升格為省隊球員。難怪58歲的楊市長越戰越勇,一場能砍下媲美高比的64分。
當然,樂於享受「領導第一、比賽第二」規矩的省會領導,不只楊益民一個。2011年7月,廣州舉辦橫渡珠江活動,結果,市委書記張廣寧拿下第一名,剛學會游水兩星期的市長萬慶良也拿下第二名,贏了參加競渡的2,000多個市民。如此政治正確的活動,一時成為網上「佳話」。
「領導第一、比賽第二」只是「領導第一」規矩實施細則的較初階做法,略文雅過順口溜所說的:「領導沒講我先講,試試話筒響不響;領導未嘗我先嘗,試試飯菜涼不涼。」較高階的做法是要把救災的首功記在領導身上,一如天津大爆炸後,大小官員都隱身數日,直到總理李克強現身後,副市長、市長才陸續亮相,也解開了原本連宣傳部官員都不知道的救災總指揮是誰之謎。最高階的做法則是在關乎領導生命安全時,要有1994年新疆克拉瑪依大火時「讓領導先走」的覺悟和安排。在那場大火中,有325人遇難,其中288人為中小學生。
( https://www.facebook.com/appledaily.liping )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