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成長路:把握六歲前訓練期

青葱成長路:把握六歲前訓練期

幼兒若過了1歲還未懂走路,3歲還未能說出簡單句子,會令父母擔心寶寶可能發展較同齡孩子緩慢。只要及早發現問題,於6歲前有適切訓練和治療,孩子仍可急起直追。
發展遲緩是指未滿6歲兒童,大、小肌肉發展較慢、肌張過低、語言發展較慢、感覺接收或辨別能力較弱,影響了兒童學習、專注、記憶及自理等不同層面發展。一般透過母嬰健康院檢查發現,再經專家評估確診。孩子發展進度有快慢,家長先不用過早擔心,可參考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內的兒童發展階梯,初步了解孩子發展進度,甚至可嘗試在家中作一些簡單訓練。

多玩攀爬架操練肌肉

例如孩子1歲仍未能站立,父母可將孩子喜歡的玩具放在沙發上,誘導孩子嘗試扶着沙發學企。很多時家長害怕孩子跌倒,令孩子沒機會嘗試,其實過份保護反窒礙孩子發展。開始時,家長可從旁協助,讓孩子嘗試自行站立,如訓練1、2個月後仍沒有改善,可能是因為肌肉發展遲緩或其他發展障礙而影響活動能力,應立尋求人士協助。
治療方面,目前主要靠針對性的訓練,提升小朋友的能力,若能把握6歲前的黃金發展期,小朋友的進步可以相當顯著。例如多讓孩子在公園玩攀爬架、跑跑跳跳等,以操練大肌肉。另外,多與孩子講故事,中間加插問題與孩子互動,有助提升他們的說話能力。發展遲緩的孩子自信心較弱,應多讚賞他們的努力,減少與別人比較,以提升他們的自信。
隔周四刊出
撰文:協康會專業教育及發展學會教育心理學家劉穎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