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繼上周五發表二戰後70周年談話後,消息指他已「基本確定」下月3日訪問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並參與抗戰勝利紀念日活動,但受國內政治壓力影響,預料他不會出席當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閱兵儀式。
日本《每日新聞》引述中日外交消息人士指,安倍已大致確定訪問北京的行程。由於北京會在9月3日上午舉行閱兵時實施禁飛,安倍會待中午禁飛解除後乘坐專機抵埗,再在下午出席紀念活動,並可能單獨前往天安門廣場,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獻花。
討論中國開發東海油田問題
北京原本邀請了包括安倍在內的逾50國領袖,出席上午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閱兵儀式,但日本政府認為活動以「軍事內容為主」,拒絕北京邀請。安倍此行亦會與習近平第三次會面,料會討論中國單方面開發東海油田等問題。
安倍的訪華之旅,相信是7月國安局局長谷內正太郎訪問北京時敲定。報道指,安倍因70周年談話得不到中國政府及民眾接受,因此期望透過訪問,表達對日本侵略戰爭的悔悟之情,尋求與中國歷史和解。
但日本外務省官員相信,中韓兩國對安倍談話內容「有分寸」,並引述中方的評價指,安倍已在談話中使用「道歉」、「侵略」、「殖民統治」及「反省」四個關鍵字,習近平對此「基本滿意」。外務省指,即使中國外交部曾強調日本「應誠懇道歉」,但並非批判或抗議。日本政府消息人士認為,安倍訪華可能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緩和中日關係,增加美國對日本的信賴,為安倍的外交加分;另一方面中國卻會在紀念活動中,宣揚中國以「戰勝國」的身份主導戰後國際秩序,甚至帶有反日色彩,令國內批評安倍的輿論升溫,尤其會引起支持安倍的保守派不滿。因此,安倍才在發表談話後特別提到,訪華的前提是「活動氣氛和睦而非反日」。
妻子昭惠昨參拜靖國神社
在這敏感時刻,安倍夫人昭惠昨日在社交網站facebook發佈消息,指她當日到了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參拜,更表示在上周六終戰紀念日造訪了作為特攻隊基地的鹿兒島縣的知覽機場遺址。
另外,日本外務省在本月14日刪除了官方網站中,有關歷史問題的「反省和道歉」部份。被刪內容引用前首相村山富市和小泉純一郎的談話,稱日本在二戰作出「殖民統治和侵略」,並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
日本《每日新聞》/共同社/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