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昨)有挑食行為的孩子比起其他的孩子敏感,不止對味覺敏感,手感、視覺、內心世界也比較敏感,情緒也比較強烈,有可能會焦慮、沮喪。父母慣常把水果切成奇形怪狀哄孩子吃,但對這一部分的孩子就無效了。孩子對食物的態度也是他們對事物的態度,孩子對食物的探討也是對世界的探討。很多父母會怪責自己,但專家說這是不應該的,既然挑食表示孩子可能有內在的焦慮和沮喪,父母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行為辨認其潛在的問題。專家承認目前的醫學並不完美,無法改善挑食的毛病,也無法辨認將來有誰會不藥而癒,有誰會發展成嚴重的行為問題。但專家結論:最好的方法,是父母在家中做一個好榜樣,飲食是父母放在餐桌上的,如果父母吃得健康,孩子也自然吃得健康!所以講到底,還是父母的責任 ──你吃得健康嗎?
專家同時提出重要的一點:不要把餐桌變成戰場。不要在吃飯時罵罵咧咧,批評這個,責備那個。一家人圍在一起吃一頓飯,是一天中最溫馨的時候,把每一頓飯變成一個釋放和吸收正能量的寶貴時刻,對健康的作用,不會比吃一頓健康食物少。這是專家的意見,但我相信,也是絕大部分地球人的感覺。
把對食物的探討留在其他的時段。我的文章每一天都陪你探討健康飲食,我參與的電視節目「食得健康嗎」下個月又開始新的一個季度;把健康飲食習慣帶到家中,是你對家人一生的正面影響。
Facebook專頁:嚴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