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時正在英國,當地傳媒正熱烈討論英超足球隊車路士領隊和隊醫之間衝突。事緣上星期車路士的一名球員比賽時受傷倒下,隊醫獲得球證指示進場,但球隊領隊賽後公開怪責隊醫不應在場上治療球員。因為根據球例,球員接受治療後,要先在場邊等候球證指示,才能再進場。
運動員健康較勝負重要
因此車路士有數十秒時間比對方少一名球員作賽,領隊更把隊醫降職,使她不能再直接處理球隊的醫療問題。這事件在體育界,特別是運動醫療界引起極大關注。這事件繼往年英超發生隊醫和領隊就治療場上懷疑腦震盪球員的方法引起爭議後,再次喚起運動醫療界對隊醫責任和專業界線關注。
由於不同運動比賽條例有異,指示隊醫何時進場為球員檢查和治療不同,條例還容許隊醫就球員的健康保障有彈性處理空間。兩年前熱刺足球隊的隊醫在沒有球證指示下,飛奔到球場為保頓球員梅姆巴搶救,把他從死亡邊緣拯救過來。若要得到球證或教練指示後,才容許隊醫作出緊急治療,實在是把運動員健康作賭注。
運動場內與場外,隊醫和領隊不時會意見不合。最常見問題包括球員看似傷勢很輕,為何要立即退出比賽?以往這些傷很快痊癒,為何該球員久休仍未能復出?為何不多給球員補充劑提升表現?為何不替球員打針加快痊癒?有些教練甚至會以自己的經驗指導隊醫,用特定方法來處理球員傷患。其實這些問題不單純是醫療專業操守,要解決這些隊中矛盾還是需要與領隊建立良好溝通和互相尊重。現今的職業運動比賽中,勝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每個比賽參與者的健康,絕不能為了勝利而忽略參與體育運動的真正意義和精神。
隔周二刊出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執行總監容樹恒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