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話齋,「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裏,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要不是上丹娜簫廣受歡迎的電視節目露了一手,或者六十年代初有志推廣World Music的Capitol公司負責人東來挑選歌星,第一個考慮的未必是葛蘭──他們顯然也覺得潘秀瓊具潛質,緊接着《葛蘭之歌》,發行潘小姐的專輯,一個副題「東方夜鶯唱國語流行曲」,另一個則是「東方最受歡迎歌手唱國語流行曲」,一前一後進攻國際市場。後一張我以前沒留意,最近百代「膜拜好時代」系列出了鐳射碟,才首次聽到。復修工夫做得非常好,尤其是耳熟能詳的《情人的眼淚》,音色和記憶中一模一樣,過門一響起整個人馬上回到遙遠的童年,半世紀以前的月光仍然清澈明亮。
別人還罷了,沈西城先生一定要找來聽聽──去年他在《蘋果》副刊寫顧媚訪港,說起在電影《小雲雀》出現的潘氏首本名曲,「十多年前,跟姚莉、陳蝶衣、方龍驤共飯中環蘇浙同鄉會,席上我提到這首歌,蝶老動容,即席哼了曲詞──「為什麼要對你掉眼淚,你難道不明白是為了愛……」,我一看暗叫弊傢伙。原唱明明白白「你難道不明白為了愛」,多餘的「是」字是台灣幫畫蛇添足的傑作,八十年代林憶蓮口水版大紅特紅,竟然好學唔學,令人恨得咬牙切齒,填詞人茶餘飯後大展歌喉,不會也罔加那個討厭的「是」吧?莫笑我細眉細眼,雞蛋裏挑這種無關宏旨的骨頭,既然譽為「這是我聽過的歌詞中最好的一闋」,可不能不忠於原著呀,你可以想像有人把李後主詞唸成「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