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投資騙案手法層出不窮,部份騙徒為增說服力會舉辦講座,更邀請學者或明星出席,部份甚至安排實地考察廠房,令投資者信以為真而「落叠」;亦有騙徒藉受追捧的新股如facebook上市而行騙。
警方去年接獲18人報案,有聲稱發展內地礦業及酒業的公司負責人,以重組業務為由集資,投資為期兩年,保證每月有2至3%利息。騙徒更舉辦講座,邀請內地學者講解投資,又安排到內地酒廠參觀,吸引受害人投資2,200萬元。受害人最初幾個月接獲月結單,賬面顯示每月有2至3%利息,之後再無收到月結單,騙徒亦失去蹤影。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總督察黃以民說:「呢宗個案,騙徒的確有請學者出席講座,但學者對事件全不知情,就算涉案酒廠,亦只係一般團體參觀,同騙徒無關。」
藉fb上市行騙
社交媒體facebook於2012年上市,亦成為騙徒行騙工具。3名受害人經朋友認識聲稱為投資顧問的騙徒,對方吹噓認識本港富豪家族成員,游說受害人投資即將在美國上市的facebook股票,3名受害人共投資5,700萬元,並以騙徒公司名義持有股票。上市後股價狂升,受害人要求取回但遭騙徒拖延,實情是騙徒已暗地放售並挾錢逃去。受害人2013年報警,據悉,涉案騙徒於今年由海外返港時被捕。
另一宗是一名36歲男子於今年報案,指有兩名聲稱是外國公司股東的澳洲籍男子,游說他投資美國房地產,聲稱可獲利5倍,並出示150萬美元(約1,170萬港元)的銀行資產保證書,受害人投資150萬美元,未幾騙徒報稱投資失利,最後失蹤。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