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練乙錚文章,發現一篇有關張五常對中國經濟看法的「好嘢」,想跟大家分享。文章是源自張五常2014年一次演講,指30年來他都看好中國經濟,但最近5、6年變得悲觀,更拿了美國及日本做例子,認為兩個國家過往出現大蕭條,是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所致。
大蕭條有多恐怖?張五常說,恐佈之處不是經濟簡單地垮了,而是經濟衰落後經過很長時間都未能「翻身」;如1968年香港地價大跌,1973年香港出現股災,因為股樓「隔幾年就上去了」,問題不大,不算大蕭條。他指美國30年代的大蕭條,當時「人人都說會翻身」,但結果就要到二次大戰後才成功脫身,這才算大蕭條。
為什麼會聯想到大蕭條?張五常覺得,中國現在的經濟政策非常不明朗,聽不到有些什麼是自己能夠認同的政策,坦言「那個路向非常不清楚」,結論是想告誡中國,貨幣不是用來調控經濟,是用來協調貿易的。還有,他認為中國的資料「歷年來都有點疑問」,應停止公佈,過幾年考慮清楚怎麼統計才再公佈。中國經濟好危險。
密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