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app包含民居涉違例

租房app包含民居涉違例

【本報訊】共享經濟apps大行其道,除了出租車輛apps外,另一出租房間app Airbnb也受非議,被質疑部份出租房間是否未有領牌,或違反《旅館業條例》。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透露,Airbnb落戶香港時,曾經找民政事務局商討有關法律的問題,但政府落後於形勢,表示暫無意在《旅館業條例》的檢討諮詢中處理有關問題。

本港估計有逾3,000個單位透過Airbnb放租,部份單位疑是民居無領牌。互聯網

政府不正視問題

Airbnb於2008年成立,在全球多個城市提供短期出租房屋的資訊,在香港,估計有逾3,000個單位透過Airbnb放租。根據《旅館業條例》,出租期少於28天的處所,需要領牌。
但本報翻查Airbnb在香港各區出租的房間,價錢及環境都頗為吸引,例如在旺角、大角嘴、佐敦等地區,日租價錢由248至700元不等,部份單位其實是民居,疑未領有旅館牌照。
莫乃光透露,Airbnb來港之初,曾經聯絡他跟相關政府部門了解法例的限制,但政府官員亦表示,不會在今次的《旅館業條例》諮詢當中,將對方的建議納入修例範圍,反映官員的決策未能回應社會所需。
香港旅遊業賓館聯會主席劉功成表示,現時賓館大部份客源都來自網上預訂,但Airbnb這類租房apps上,有不少無牌賓館及民宿魚目混珠,搶走不少合法賓館的生意,「政府都知網上好多無牌賓館,不過一直冇出乜嘢事,所以一直唔做嘢」。
Airbnb運作方式是房東及旅客在登記後,可在Airbnb平台上出租及預訂房間,旅客支付租金給Airbnb,Airbnb從取中收取服務費,向旅客收6%至12%,向房東則收3%,餘款會在旅客入住房間後24小時轉入房東賬戶。
就Airbnb有否違法問題,本報分別向民政事務總署及Airbnb查詢,但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私房菜app惹爭議

除了住、行都有apps受到爭議,在食方面,提供私房菜廚師資訊的EatWith,亦在全球多個地方衝擊規管食肆的法規,例如在進軍紐約時,當地官員便提醒向公眾提供餐飲而收取報酬,需要領牌。不過,有關app仍未在香港提供服務。
■記者雷子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