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美國出版了NBA「戰神」艾華遜的新一部傳記《Not a Game、圖》,是他2013年正式退役後的第一本。身為AI迷的我,讀完此書後不免悲哀,只因該書副題雖然標明是談艾華遜的「冒起與衰落」,但內容大部份集中在AI的自毀過程上,講述他的人生態度如何令自己在最後幾年被NBA拒諸門外,怎樣毫無節制地散盡千金,還有婚姻與家庭上的失敗。
書名三個字引自艾華遜那段著名的「練習」講話:當時他抱怨記者只管追問他練球有沒有缺席,而不是討論他在球場的拚命表現(We're talking about practice,not a game),認為對他不公允。該書作者Kent Babb引此句為書題乃是語帶雙關,寓意艾華遜誤把人生一切都當作在球場上打球一樣,以為靠才能和拼勁就能解決一切,過於自我而忽略了太多東西;球場也曾經是AI的避難所,可是當球技漸漸離他而去,墮回冷酷的現實後,才察覺自己從前預支了太多。
對於AI的個人生活不想評論太多,畢竟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不過從球迷角度而言,讀這部傳記最教人扼腕的是,AI很可能是世上最高天份的運動員,以他這樣的身材,練球躲懶、不舉重強化身體、愛吃垃圾食物……卻竟然能在職業體壇的精銳頂層稱雄這麼多年,已是空前絕後的奇蹟,但亦因此AI職業晚期衰退得特別快。他的籃球生涯,就跟他的外號「答案」相反,球迷總有這樣的疑問:「假如他更愛惜自己的話,會怎麼樣?」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