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甚為波動,大致上是看淡勝算較高,而樓市呎價不斷創新高下,就算看好後市的用家,也不敢妄言樓價會再有多少的升幅。因此,看淡樓市人數或許有所增加,但實際造淡的業主卻不多,這反映了港人業主看淡不造淡的慣常做法。
過往多年,不斷有言論唱淡樓市,但無論如何高調唱淡的淡友,也絕少跟隨自己的主張,一面唱淡,一面沽貨。相反而言,一面唱淡,一面入貨者,反而是慣常做法。至於港人業主,現時心裏或許也會擔心樓價在高位會調整,但願意現時沽樓者仍是少數。
九七後的樓市低潮期,香港曾出現近十萬個負資產業主,理論上該批單位的業主也應盡早賣樓離場,但相反的是,該批業主大多仍堅信樓價最終會回升,所以賣樓者不多。以筆者所見,當年有不少失業業主,仍千方百計堅持供樓,堅拒賣樓。
今時今日的業主自住用家多,故無論任何情況,大多也認為要有瓦遮頭,故好市壞市,賣樓業主仍不多。筆者認識一位業主,1996年買樓,99年蝕價一成離場,至2003年賣出的單位再跌五成,理論上該業主早應回購,但他當時仍堅信樓價未跌夠,沒有回購。事實上他不是單一例子,因回購單位需要很多勇氣。港人業主深明此道,所以不賣不錯仍為主流做法。
何熊輝
樓評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