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區的心臟地帶,有條街叫雪廠街。
香港開埠之初,並無製冰的工廠。醫院和家居用的冰,是採自北美洲新英格蘭冰封的湖泊,以帆船運抵香港。大塊大塊的冰,塗上木糖隔熱,存放在「雪廠」(Ice House)。這「雪廠」其實並非製冰的工廠,而是存放冰塊的冰窖,每天發冰兩次。冰窖所在地,就在雪廠街和皇后大道中的交界。當年未填海,冰窖就在海旁,方便卸下帆船運來的冰塊。直到後來有了製造冰塊的工廠,從美國運冰的生意才逐漸式微。我小時還見過以麻包袋蓋着冰條,放在單車上送到市場的情景。我家中的抽屜裏,仍保存着家母用來鑿碎冰塊的錐子。現在家家都有電冰箱,實難想像冰要長途跋涉從美國運來的日子。滄海桑田,當年的冰窖,已變成今日的名牌店。
人過中年,容易變得只喜歡緬懷過去的光輝,新的事物不適應,新的思維不接受。老人家們總是看年輕人不順眼,抱怨八十後、九十後的一群不爭氣,一代不如一代。其實,問題並是不在於年輕人身上,只是長輩們記憶有選擇性,忘記了自己當年的輕狂歲月而已。
每次經過雪廠街,我都會提醒自己,世界在轉變。舊時的一套,和雪廠街的冰窖一樣,避不過被淘汰的命運。我們該對年輕的一代有信心,放手讓他們去闖,去創造明天。偉大的舵手毛澤東主席不是曾對年輕人說過: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究柢是你們的。」是嗎?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