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何理想?」小時候不少老師及長輩也有問過我,然而我左思右想總是沒有答案。假如我當時回答是想讀考古學,或想當職業足球員,不知他們有何反應?無論如何,我覺得有理想總是好事。
說起理想,藝人鄭丹瑞(阿旦)讓女兒選修考古學,引來一些親友「關心」。當然,在香港這個高度重視物質價值的地方,考古學,修讀這些與資本主義沾不上邊的科目,都會換來很多「現實派」家長「將來點搵食呀?」的憂慮。
倒是「旦哥」答得妙:「人生當然要搵食,但食相有好多種:有人狼吞虎嚥,甚至食埋隔籬嗰份。結果人食飽了,卻餓死了靈魂!我寧願女兒慢慢咀嚼,先餵飽靈魂。」
香港學踢波的人很多,但希望以足球作為職業的卻很少,因為普遍人也會把香港足球認定為「將來點搵食呀?」一類,所以我十分欣賞歐陽耀冲(右),他排除萬難遠赴葡萄牙,為的是一圓到歐洲踢波的夢想。
為人父的我,也明白「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的道理,總是想給予小孩最好的,但理想實在難以用金錢去衡量。能夠擁有理想,並堅持勇往直前去努力達成,是件很值得驕傲的事。誰也不能預知未來,我們不應因此而阻止孩子去追夢。
雖然我當不了職業足球員,但感恩當上了足球評述員。後晚起歐聯附加賽展開,我們又可一起看看各支球隊如何追逐歐聯夢了。
劉健基
有線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