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上月走資3,000億 歷來最多人幣一周跌2.8%未見底

內地上月走資3,000億 歷來最多
人幣一周跌2.8%未見底

【本報訊】人民幣滙率經歷1994年以來最波動的一周,昨日終於喘定,在岸價(CNY)昨日微升見每美元兌6.3918元(人民幣.下同),終止三連貶,惟一周仍然累積貶值2.8%,反映本港供求的離岸價(CNH)則報每百港元兌83元人民幣。財資界認為人幣短期內仍有貶值空間,上月資金外流達3,000億元,為歷來最嚴重。
記者:周家誠

為使人幣滙價更貼近市場滙率,人民銀行將每日中間價調整至貼近在岸收盤價,觸發市場恐慌情緒,人行副行長易綱其後安撫人心,指3%的偏差經已到位,人幣滙價終於回升。

人幣在岸價收市前突抽升,現人為干預手影。

尾市抽升 終止3連跌

昨早人幣中間價微升0.05%至每美元兌6.3975元,在岸價全日一直在每美元兌6.4元徘徊,收市前最後半小時全日低位突然抽升100點子,收報6.3918元,現人為干預的手影,似乎兌現易綱所提出有管理的滙率機制的「承諾」。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說,人民幣貶值是配合改善中間價釐定的市場機制,聲明已讓市場明白這是改革,不會短時間內大幅度貶值,滙價已趨穩定。他又指,過去市場對人民幣只有單邊預期,以為只升不跌,但漸漸已接受人民幣屬雙邊市,預期它有升有跌。
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是次人幣貶值屬追貼其他貶值幅度更大的貨幣,以維持貨幣競爭力。未來將視乎出口、海外直接投資(FDI),及資本流出等因素,定奪人幣滙價最終水平,料離岸價短期有機會弱見6.5元。
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人行解釋滙率改革背後原因獲市場接受,故滙率喘穩,假設每美元兌125日圓、每歐元兌1.1美元情況下,估計人幣在岸價合理值,將為每美元兌6.4元。上海商業銀行財資部主管周翠揚認為,在岸價在人行調低中間價前,實際已幾個月未有變動,今次屬一次過反映波幅,但時機令市場感驚訝,但她傾向相信是人幣國際化的舉動,未來滙價將視乎經濟數據變化。

星展推定存 3.5厘息

不過,人行公佈7月內地外滙佔款,按月減少近3,080億元,金融機構外滙佔款部份則按月跌2,491億元,反映投資者大幅度增持美元資產,易綱曾解釋這是減低風險的舉動。
銀行界普遍預期,本港人幣資金池總量或會縮窄,銀行均重推高息存款,免資金流走。星展人幣定存年利率全港最高,12個期年息為3.5厘,門檻為10萬元,6個月期則為3.33厘。建行亞洲12個月期定存息率為3.45厘,起存門檻為10萬元。另外,中銀香港(2388)6個月期年利率為3.2厘,起存門檻為2萬元。

【專家論人幣走勢】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人民幣今次貶值只係掃除以前嘅因素,但係隨着資本繼續外流,人民幣的離岸價,預料短期之內會見到介乎6.48元至6.5元,直到美國宣佈加息後才會止跌回升。」

王良享

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人民銀行開完記者會之後,話(人民幣)唔係貶值撐出口,市場覺得方向較為明確,而且四大國有銀行都幫手撐滙市,估計在岸價短期內會在6.4元人幣徘徊。」

馮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