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生旅途上,有人會急步走,有人會慢步享受沿途風光。15年前開始,韶伯便由輪椅代替雙腿,放慢腳步。過去愛跟妻子四處旅遊的韶伯,如今住進老人院,年屆76,他渴望跟妻女到瑞典探親。可是他已不如往日健壯,長時間推輪椅,雙臂更會痛楚,如今只盼能更換電動輪椅,可是每部電動輪椅售價至少3萬元,他實在無力支付,盼善長援手,助其繼續漫步人生路。
記者:潘婉玲 攝影:周子惇、張鼎和
體重近200磅的韶伯,一直使用手動輪椅,但近年年事已高,每次外出,很快便氣喘連連。老人院外的公園,是他最常到訪的地方,「根本都去唔到遠嘅地方,想去附近個商場,但有條大斜路,唔夠力」。韶伯每逢周末都會回家,同齡的妻子亦偶然到訪,其實妻子雙腿亦退化,體力有限,夫婦倆近年已鮮有出遠門。他們曾經極愛旅遊,90年代,二人以10多萬元人民幣,買入深圳布吉一單位,作退休後度假之用。
退休前,韶伯於太古城當看更,至1998年,韶伯雙腿偶爾出現麻痺,經檢查後證實脊椎骨骨質增生壓著神經線,惟擔心影響工作,他遲遲不肯動手術。可是,2000年的一個雨夜,命運之神已替他作了決定。那年,老人家過馬路時,突然雙腿乏力,跪於路中心,幸好有警察見到,「即刻送咗我去東區醫院」。
經檢查後,醫生認為手術刻不容緩,「醫生話我條神經就嚟斷」。可是這次幸運之神不眷顧,手術失敗,最終韶伯下半身癱瘓,大小便失禁,須靠輪椅代步。
韶伯育有一子,可是兒子亦患有腎病,自顧不暇。手術後,韶伯獲妻子獨力照顧5、6年之久,其後老妻亦因年老體力難支,至9年前,只好將他送到老人院。跟輪椅相依相伴15載,韶伯認為大小便失禁比不良於行更淒慘,「去廁所都要人幫」,令他很不習慣。
其後韶伯接受插尿袋,但這樣令其膀胱經常受細菌感染致發燒入院。禍不單行的是,韶伯患有糖尿病,病情亦影響雙腳,為免撞傷傷口難復原,老人院職員每天為韶伯用厚墊包裹雙腳,可是如今大熱天,雙腳裹上厚布,感覺更為難受。
自從不良於行,韶伯已把內地單位賣掉,過去多年,他亦未曾遠行。惟在他心中,仍有一個未了心願,就是渴望跟妻女到瑞典,探望移民多年的兩位妹妹,在有生之年,一聚天倫。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派出關顧主任了解「韶伯」的情況後,得悉他腰部手術失敗致下半身全癱,正協助他籌措電動輪椅費用。盼善長慷慨解囊,好讓他驅動輪椅「走下去」。
「韶伯」捐款編號:C3973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bit.ly/facebook_adcf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bit.ly/youtube_adcf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日報》亦捐出1%盈利予基金,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