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最艱難時也力保石牆樹 避過日軍 命喪港府

街坊最艱難時也力保
石牆樹 避過日軍 命喪港府

【本報訊】般咸道石牆古樹被「斬首」震撼全港,城西關注組張朝敦研究石牆和古樹歷史多年,翻查逾3,000張舊相片、檔案和地圖,解構石牆古樹前世今生。1860年代,港英殖民政府開闢般咸道建造古牆,意外成為古樹日後落腳點。至日佔時期,港人砍樹為薪,石牆樹仍獲居民保留;即使日軍當年砍樹,也會支付白米作賠償。1949年相片顯示,這幾棵老樹最少有數十年歷史,卻在特區政府治下慘遭株連。
記者:潘柏林

張朝敦是香港大學榮譽助理教授,業餘時間醉心鑽研古樹、古牆。路政署前日斬樹激起民意反彈,張朝敦研究逾3,000幅香港舊照片,發現般咸道石牆由三個時期組成,底層最古老護土牆由不規則石頭砌成,是上世紀六十年代英殖政府開拓般咸道時所建;而旁邊樓梯石牆建於1900年時期。政府指出現裂痕的石圍欄在三十年代才落成,由整齊長方形石砌成,頂部用英泥製造弧形拱面。

被斬去的般咸道石牆樹(上圖),從1949年的老照片(右圖)顯示,當年已至少有兩層樓高。受訪者提供圖片

裂痕對樹身無即時影響

從此可見,被斬石牆樹真正扎根在底層、最古老的護土牆,石圍欄是後來加建,即使出現裂痕對樹身無即時影響。此點符合土力工程處日前評估,榕樹生長的擋土牆結構並無受損。而石圍欄曾經多次出現裂痕,在不同年代有修補痕迹。原本石塊間空隙以英泥修邊,有幼長邊條;八十年代修邊較粗身,證明當時有新裂痕,九十年代後工匠再用英泥填平式修邊。
這群石牆樹出生於英殖年代,在日佔時期逃過一劫。張朝敦指,當時本港缺乏燃料,港九兩間發電廠要用木柴作燃料發電,薄扶林道樹木被砍伐一空。東京大學博士候選人倉田明子《日佔時期的香港天主教》一文指出,日軍在薄扶林嘉諾撒醫院及伯達尼修院地皮砍樹,諷刺是殘暴日軍最終支付3,000斤白米作砍樹賠償。
港人當時燒家具當柴火,甚至上山砍樹割山草。般咸道石牆古樹在日佔時期得以倖存,原因是街坊不捨得。張朝敦在西環訪問婆婆,她憶述日佔時期「樹葉都冇得燒」,仍不肯砍石牆樹,「呢幾棵樹係同西環街坊度過好艱難時期,當時啲人咁艱難,都淨係捨得燒樹葉,佢哋都冇話砍咗樹當柴燒」。1949年老照片顯示,從寧養台向外望向般咸道,石牆樹至少兩層樓高。
石牆樹茁壯於英殖管治,倖存於日佔時期,回歸後卻遭特區政府半夜斬樹,張朝敦至今無法釋懷,「佢係同街坊捱過咁黑暗年代,𠵱家政府冇徵詢過就斬呢幾棵樹,其實係違反咗先祖集體意願」。

城西關注組張朝敦指,隨着樹木不斷長大,石圍欄已經過多次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