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35就已玩完?前《新報》社長總結報紙之死,留下駭人「遺言」:Newsroom的人要係35歲以下,否則不會成功。他的「死」後判詞,令不少香港傳媒人一額汗。試問傳媒當中,哪有一個中高層不是人到中年,甚至快到晚年,時代真的容不下一班「老嘢」嗎?
35歲後被認為「老餅」,因為他們不夠90後快,唔識剪片、拍片、改圖、搞Gag、呃like。但今天唔識,就等如輸掉人生下半場嗎?人過35,當然要有危機感,但怕,也要怕得其所。你要恐懼的,絕不是90後這股後浪推前浪,而是在科技浪濤中席捲而至的巨人──大數據,它已逐步改寫你我命運。
就論傳媒,現今大部份編採決定還是依靠一雙肉眼,憑經驗和觸覺,決定甚麼新聞得,甚麼唔得。對不起,這套人肉估算法,再過幾年,可能會Out。現在興起的,是靠大數據來領軍的Data-driven Journalism,從網上海量文章中,由大數據推算讀者喜好,從而決定編輯稿單,再模仿受歡迎的寫作手法,文章登了,才是戰線開始,視乎點擊率不斷修改,改完再登,不斷做Optimization,改至多Click為止。一句到尾:由數字來說話。
再說銀行,據聞一間跨國銀行最近做了一項內部調查,再過十年,全球一半銀行將會撒手人寰,告別地球,原因不是另一場金融海嘯淹至,而是急速崛起的Fintech金融科技浪潮。眾籌融資、個人對個人信貸P2P等,令傳統銀行無啖好食。大數據令網民行為習慣無所遁形,借貸風險更易掌握,只要有科技有經驗有頭腦有膽識,你也能自組平台挑戰銀行。
大數據雖則來勢洶洶,你要慶幸你身在香港。我們無論科技水平,法律配合,老闆思維,總是慢全世界一個光年,時刻走在最遲。別人的銀行、交通、零售、新聞已與數碼科技緊扣,我們還是以龜速向前。所以不要說你是35歲,就算45歲,只要你今天肯走入數碼世界,你還會有明天。
文廸晞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