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Uber—新盧德運動(自由撰稿人 許驥) - 許驥

反Uber—新盧德運動
(自由撰稿人 許驥) - 許驥

警方封殺Uber與早前的士司機「自虐」式抗議,在這以互聯網科技為底層動力之「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衝擊下的時代,都顯得非常可笑。他們的思維被局限在傳統社會,所以看不懂種種變化,更加無法跟上時代,應說是可憐又可悲的。反對Uber的人,就像19世紀的盧德運動(Luddite)分子一樣不可理喻。
19世紀英國之工業革命已經非常成熟,由於機器大量普及,淘汰了大批從事簡單勞動、沒有競爭力的工人,導致他們失業。於是,這些工人憤怒了。1811年,英國諾丁漢郡首先爆發盧德運動,許多工廠被工人砸爛、焚毀,後來蔓延至約克郡、蘭開夏郡等地,運動持續到第二年更糾集成巨大勢力,眾多羊毛和棉花工廠被摧毀,盧德分子甚至與英國陸軍爆發衝突。

失敗者打壓科技進步

今天回頭看,盧德分子當然是十分可笑的,他們的失敗是注定的,是歷史的選擇。科技的進步,一定會淘汰一些人,乃至一些文明。江山代有才人出,凡跟上時代之人,都會為科技進步歡欣雀躍,只有那些被時代淘汰的失敗者,才會氣急敗壞地打壓科技進步。不過到了21世紀,卻有一股被稱為「新盧德運動」的勢力悄然興起,他們反對一切新科技,譴責互聯網破壞了現有的秩序,卻忘記了現有的秩序也是通過破壞更早以前的秩序而得以確立的。
互聯網時代的新秩序是甚麼?是通過互聯網,人們可以實現最大範圍的自治。相對的,舊有形式組織將面臨崩潰的挑戰。Uber顯然就是這樣一種工具,它讓網民與網民之間,可以自由連接。隨時達成合約,又隨時解除合約,從而真正實現了「自由人的自由聯合」。Uber就像一面照妖鏡,照出每個政府有沒有互聯網思維。在大陸,不同的地方政府採取了不同的態度。例如廣州查禁了Uber,而上海則沒有。如果香港政府認為這種形式「非法」,那麼一定是所謂的「法」出了問題,需要追究的不是Uber的責任。
香港從來都不是個有新思維的地方。香港的經濟奇蹟,靠的是政治與經濟勾結。《經濟學人》雜誌早就做過調查,香港在「裙帶資本主義指數」方面,高踞全球第一。中港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非正常關係,導致香港雖然沒有核心競爭力,卻依舊保持總體上的「富裕」。然而,這樣的局面究竟能夠維持多久呢?一旦面對新生事物,即便是Uber這樣一場小革命,社會上都會顯現歇斯底里──這個社會多麼經不起挑戰!

許驥
自由撰稿人